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近几年手机电池不良现象持续发生更加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锂电池爆炸等事件层出不穷,更加引起了我们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考究,公众也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和基础,虽然很多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都实行了六西格玛精益管理,但电池的质量问题仍然出现,主要体现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这表明在企业中实行质量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企业锂离子电池制造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风险把控,主动识别发现风险并进行管控,做好预防和风险处理,结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从而生产出能让顾客用的安心的高质量可靠的锂离子电池,这对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以及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基于对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和故障树分析FTA(Fault Tree Analysis)理论的深入分析,设计了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失效模式表以及FMEA和FTA的实施步骤,设计了面向锂离子电池生产包装的发生度、严重度和探测度的评价标准,并基于风险优先数的评估对失效模式进行FTA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形成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产品的FMEA和FTA综合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包装中。
本文主要致力于解决锂离子电池生产(包装)中的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以及如何进行较好的风险管控,众多企业其实只注重电池生产中的风险管控,并没有关注或者重视电池组装包装中的风险因素,通过FMEA和FTA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控企业生产电池中的风险点,从而更从容地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高质量电池。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章节,下面来介绍主要内容:第一章将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涉到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主要根据锂离子电池pack的特点设计FMEA和FTA流程;第四章主要讲述FMEA和FTA在企业的综合应用实例分析;第五章是总结进行效益评价及推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丁盛巍学者在2016年《锂电池企业的风险管理对策》中通过相应锂电池的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为推动锂离子电池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星学者在2017年《HS公司电池PACK项目管理策略研究》中对HS公司的电池PACK项目管理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周:确定论文主题方向,进行论文题目的筛选。
第2周: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和翻阅。
第3周:对已搜集的材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论文的可行性、实际性,将论文题目和大致范围确定下来,进行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高姗.T企业基于FMEA和FTA的原料药产品质量风险管理[D].天津大学,2018.DOI:10.27356/d.cnki.gtjdu.2018.000462.
[2]胡永新.锂离子电池组充电与均衡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3]张星.HS公司电池PACK项目管理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