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足够理性的市场投资者能迅速对所有市场信息做出合理反应,而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媒体报道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越加繁杂,而股票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大量学者开始研究媒体报道与股票市场的管理,从已有文献来看,多数研究是从投资者认知角度解释媒体报道对股市的影响机理,却未提及异质性媒体在其中的表现。区分不同类型的媒体更加符合中国的媒体环境,由于不同类型媒体的报道动机不同,这可能导致其报道的情绪和内容差异,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2、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要求对异质性媒体与股票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异质性媒体是指不同类型的媒体,具体指两大类媒体: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本研究从异质性媒体的三个方面:信息来源、媒体情绪、原创性出发,研究其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本研究使用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日度数据和异质性媒体的量化数据,通过stata进行实证研究,解决关键问题。
本研究的写作提纲如下:
第1章绪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些学者研究新闻媒体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该领域最早研究的是 Tetlock(2007),他研究《华尔街日报》“市场动向”专栏文章,构建了悲观情绪指数,随着悲观情绪上升,股价下行压力增大,随后价格会发生反转回到基本价值。Engelberg et al.(2012)通过分析《mad money》这一个节目对股票的态度来作为代理变量,揭示了媒体情绪会对股票收益率有一个作用,但当情绪消散之后会产生反作用。Calomirisamp; Mamaysky (2019)从多个维度度量了新闻,包括特定主题的情绪、频率和词汇的异常度(熵),他们使用国家层面的数据,发现这些基于新闻的信息能够预测未来股市的收益、波动和暴跌情况。Fraiberger et al.(2021)研究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新闻媒体情绪都能够预测股票收益率,并且发现本地新闻情绪和全球新闻情绪的影响存在差异:本地新闻情绪会对本地股票收益率有短暂的正向影响,而全球新闻情绪对本地股票收益率有更大的影响,并且短期内不会发生反转。
在国内文献中,游家兴和吴静(2012)选取了国内8家主流财经报纸上的新闻,通过人工阅读新闻报道态度倾向的方法来衡量媒体情绪。刘峰等(2014)发现,媒体对股票的报道对股票收益有一个放大作用。汪昌云和武佳薇(2015)使用6家主流财经媒体的新闻数据,结合自定义的财经媒体情绪词典统计了新闻中的正负面词语数量并构建媒体正、负面语气指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
2022年11月到2022年1月,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准备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 Calomiris, C.W. amp; Mamaysky, H. Hownews and its context drive risk and return around the world[J]. 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2019,133(2):299-336.
[2] Engelberg, J.E., Reed, A.V amp; Ringgenberg,M.C. How are shorts informed? Short sellers, new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J].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2012,105:260-278.
[3] Fraiberger, S.P., Lee, D., Puy, D., etal. Media sentiment and international assetpri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2021,133:1035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