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六大金融领域,是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人民银行2022年1月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八大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等“新动能”催化下,以数字金融、智慧金融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科技,为金融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略”。“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的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浪潮已势不可挡。金融科技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并且对传统金融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的储蓄率在世界名列前茅,但负债率也将踏入世界前列。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民众负债已达到200多万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中国人负债约14万。2008年之后,我国在储蓄率上就出现了下滑,老百姓不仅挣不到钱,还得花钱。到了2019年的时候,已经跌到45%,虽然我们仍旧比世界水平高出不少,但是我国居民的负债率已经从当年的17%飙升至55%,是曾经的三倍还多。央行在2019年对全国范围内三万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在不考虑房地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的情况下,被调查家庭的平均负债率为44.6%。历次金融危机表明,信贷快速增长和杠杆率急剧上升加速了金融的系统风险,家庭债务(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的攀升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随着中国家庭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家庭杠杆率快速增长所积累的债务风险受到广泛关注,家庭负债率的节节攀升成为经济运行和金融安全的潜在隐患。与此同时,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兴起深刻改变了金融格局和金融供给模式,推动了金融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在数字金融的推动下,以信用卡、消费贷、移动支付为主流产品的消费金融快速扩张。这一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究。目前,我国的学者对于金融科技主要聚焦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面,鲜少关注金融科技在家庭金融领域起到的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金融科技在防范家庭债务风险方面的价值,希望提出有效措施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与内容结构 本文主要借鉴前人对于数字金融和家庭债务风险的研究,探究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在此影响下,家庭债务风险的变化,希望为防范家庭债务风险和降低金融危机发生可能性提出有用意见。 在内容安排上,本文首先介绍我国金融科技与家庭负债的时代背景,引出探究的问题,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根据对不同研究成果的整理,对金融科技的影响提出不同的假设,接着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对于金融科技如何更好改善居民生活、防范家庭债务风险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部分,介绍全文的时代背景、提出问题并说明研究意义,同时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假设;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是全文的尾声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具体来说,全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章行文结构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成果,阐述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 第三章,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先是阐述金融科技与家庭资产负债率的模型以及测度指标的构建方法,其次介绍本文使用的数据处理过程。 第四章,分析模型回归结果。基于CFPS数据,探究不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具体影响结果。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提出若干建议。 (2)研究方法与模型构造 本文将运用中国家庭追踪数字调查(CFPS)数据构建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机制。借鉴前人的经验,评估地区金融科技水平方面,可以利用金融科技相关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并采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样本期间各地级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因此本文拟选用的被解释变量为家庭资产负债率,重点关注解释变量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家庭资产负债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也会尽可能多的选取一系列控制变量。 基于此,本文拟构建的回归模型为: DAijt=β0 β1FTjt β2X β3M β4N μijt
(3)技术路线图
(4)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通过探求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进一步思考家庭信贷问题,并对防范家庭债务风险提出建议。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金融科技对于部分行业的影响 AraniyarIsukul和Ben Tantua(2021)指出用传统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的问题并不十分有效,如果要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而金融科技则提供了足够的方法机制驱动金融发展。Neha Khurana(2018)也曾指出,保证金融科技部门的发展可以让更多不曾接受金融服务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对此,我国许多学者也十分重视对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数字金融的研究,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小微企业和银行创新方面所起的作用。张宸嘉(2021)认为,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实现经营模式数字化、运营支撑科技化及产品服务开放化,打造融合发服务业态,提供城乡社区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董小林等(2021)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惠效应,对传统金融服务是一个补充。王浩斌(2021)研究指出,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会对其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最为显著,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突破地域性限制,拓展新的业务有帮助。许多研究都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许多产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正向的作用。 (2)金融科技与家庭债务的关系 尽管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一片向好,但也需保持谨慎态度。王海军和杨虎(2022)指出,以数字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普惠和金融深化的同时,金融的过度自由化也带来一系列不当行为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金融乱象。数字金融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具有信贷软约束特征,导致信贷市场出现过度授信和过度借贷,对家庭债务风险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加大了家庭负债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周利和柴时军(2021)研究发现,互联网的普及会显著推高家庭债务杠杆率。互联网的使用将通过促进电子支付、增加金融可及性、便利信息搜寻和提高社会互动而带来债务杠杆率的增加。虽然,王海燕等(2021)家庭加杠杆有利于扩大消费,推动经济由外需拉动的增长向以消费为主的内需拉动的增长转型,但家庭债务风险不可忽视。不过,易行健和张凌霜(2021)研究指出,依托金融科技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家庭资产负债率,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显著降低家庭资产负债率。 (3)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 在中国,家庭资产和负债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家庭资产规模正在快速扩张,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各项个人贷款以后,房贷、车贷等贷款业务被许多家庭广泛采用。同时,我国家庭负债量增长也非常迅猛,负债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资产和负债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各项经济决策中非常重要的选择。范莉珈和谢绵陛(2016)研究指出,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资产与家庭负债的最重要的因素,进而影响家庭资产负债率。郭新华等(2016)也指出,尽管收入不平等并不是影响家庭是否发生借贷行为的主要因素,但是对家庭的负债规模存在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邹雪莹(2021)研究指出,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居民可支配收入有着正向的影响,提高了人均可支配收入。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至2022年2月,选定题目,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完成学士论文开题报告。 2、2022年2月至2022年3月,对文章进行各章节的构思与书写,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实证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论文。 4、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完成论文终稿,提交论文并申请学士论文答辩。 |
5. 参考文献
[1]易行健,张凌霜.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估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113-125. [2]董晓林,张晔,徐虹.金融科技发展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度过危机吗?——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科学,2021(06):73-87. [3]张宸嘉.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1(23):182-183. [4]王海军,杨虎.数字金融渗透与中国家庭债务扩张——基于房贷和消费的传导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5(01):114-129. [5]李波,朱太辉.债务杠杆、金融素养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20,(07):25-34. [6]周利,柴时军,周李鑫泉.互联网普及如何影响中国家庭债务杠杆率[J].南方经济, 2021(03):1-18. [7]罗娟,李宝珍.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及县级数据的证据[J].消费经济,2021,37(04):75-83. [8]黄晓莉,林丽琼.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杠杆率吗?——来自2011—201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金融发展研究,2021(11):29-35. [10]王海燕,岳华,李韫琪.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家庭“加杠杆”?——动态效应、异质性特征与机制检验[J].南方经济,2021,(09):18-35. [11]黄金龙. 数字金融与家庭部门债务研究[D].浙江大学,2021. [12]贾琦.数字金融在金融普惠发展中的作用:机遇与风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3):72-73. [13]范莉珈,谢绵陛.家庭资产负债率与家庭收入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19(03):52-59. [14]郭新华,刘辉,伍再华.收入不平等与家庭借贷行为——家庭为追求社会地位而借贷的动机真的存在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05):84-99. [15]王浩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17):147-148. [16]邹雪莹.金融科技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1(07):6-7. [17]Neha Khurana. A Study of Impact of FinancialTechnology on Banking Sector in In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Managementamp; Social Science,2018,6(8): [18]Araniyar Isukul,Ben Tantua. Financial Inclusion inDeveloping Countries: Applying Financial Technology as a Panacea[J]. South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and Economics,202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