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数字技能亦被称为 ICT 能力,是指在工作、职业、学习、娱乐以及社会参与中自信
及创造性地使用 ICT(数字技术)的能力。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数字技
术的研究发展不断进步,再加上网络化范围的扩大,当今社会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
即科技革命时期,是继蒸汽机技术革命与电力技术革命后社会经济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
变革。
数字技能可以从信息管理、交流沟通、网络交易、创造创新、解决问题这五方面
来衡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掌握数字技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来衡量当前农户数字金
融的参与状况,主要从银行信贷可得性、居民的创业决策与创业质量、家庭收入三方面
加以考察。同时,根据前面所述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数字技能影响农户参与数字金融的
关键因素,并提出提升农户数字技能的相关建议。
(二)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绪论。主要叙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2、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分析。主要叙述国内外学者对数字技能影响农户参与数字金融
的研究内容、成果和方法,为之后的实证研究部分提供理论基础。
3、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根据 CFPS 的数据和模型完成指标选取,根据所得数据得到
具体的模型并且进行分析。
4、作用机制检验。根据前文的分析,进一步从家庭金融可得性和创业决策与盈利情况两
个方面验证上述机制。
5、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以及理论知识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可行
性建议。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以数字技能、数字技术、数字金融、数字经济和农村经济为关键词搜集整理国
内外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分析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不足,从而再次
基础上进行写作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
2、计量模型法
本文选定数字技能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变量,记为 Digitalskill,且该变量为虚拟变量,即
居民当期相对于上一期新掌握数字技能时取 1,否则即为 0。同时,将该变量细分为工作
学习技能(Workskill)、线上商务技能(Busineseskill)和娱乐社交技能(Entertainskill)
这三个虚拟变量。核心变量和虚拟变量均取自 CFPS,并且在判定是否具备数字技能的标
准为居民使用互联网进行相关活动的频率是否超过一月一次,如果超过,则判定为具备
数字技能,否则则认为还未具备数字技能。选用的模型可表述为:
Inc=α0 α1Digitalskill α2DigitalskillCountryside α3X ε
上式中,Inc 为家庭收入;Countryside 为户籍,该变量也为虚拟变量;X 为控制变量。
(三)技术路线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数字金融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的数字金融起步较晚。
从数字金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来看,
目前的学者大多数是从数字金融的模式、影响、风险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
很少有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对数字金融的推广进行研究。
从实践意义方面,国家一直
十分关注三农问题,一直大力支持三农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022.2,选定题目,初步确定研究内容与框架,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与文
献,完成开题报告;
2022.2—2022.3,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处理数据以完成实证研究,完成论文初稿;
2022.3—2022.4,根据导师意见进行论文的修改完善;
2022.4—2022.5,完成论文终稿并提交,准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邓孟川.关于农村居民数字金融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郭振海.数字农业发展及金融实践[J].中国金融,2021(8):42-44
[3]黄益平.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监管的挑战[J].清华金融评论,2017(08):63-66
[4]金恩焘.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20
[5]吕家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16(12):22-25
[6]李柳颖.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9
[7]陆继霞,贾春帅.互联网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现实价值探析—以 T 公司扶贫实践为例
[J].电子政务,2020(04):2-12
[8]孙亚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上午减贫效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9]牟天琦,刁璐等.数字经济与城乡包容性增长:基于数字技能视角[J].金融评论,
2021,13(04):36-57 124-125
[10]沈鑫.数字普惠金融对云南精准扶贫的积极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11]温涛,陈一鸣.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实践模式、现实障碍与突破路径
[J].农村经济问题,2020(07):118-129
[12]王永仓.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西南大学,2021
[13]徐宁宁.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14]殷浩栋,霍鹏等.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现实表征、影响机理与推进策略[J].改革,
2020(12):48-56
[15]易法敏.数字技能、生计抗逆力与农村可持续减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1,20(03):1-13
[16]曾亿武,张增辉等.电商农户大数据使用:驱动因素与增收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
2019(12):29-47
[17]张正平,卢欢.数字鸿沟进展研究[J].武汉金融,2020(03):64-71 84[18]张越.数字金融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D].山
东大学,2021
[19]张龙耀,李超.金融知识与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来自四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
[J].中国农村经济,2021(05):83-101
[20]张柏杨,刘佳颖等.数字农业发展:国际经验、减排效应与金融支持—基于成都的案
例分析[J].西南金融,2022(01)
[22] Gomber, P, Koch, et al. Digital Finance and FinTech: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J]. Zeitschrift Fur Betriebswirtschaft,2017.
[23] Luh Putu Sri Anggrayani Sri Suprapti. E-Trust Integration with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in Adoption of Digital Financial Services (E-Cash)[J]. 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Vol.11,No.8,2019
[24] Manyika. Lund, Singer, Whiteamp;Berry. Digital finance for all:Powering inclusive growth
in emerging economies[M]. USA: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September.20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