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本课题的意义大豆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的主要食用油之一[1]。
目前国内大豆市场以进口大豆为主,加之国内土地资源在逐年缩减,因此培育高品质国产大豆品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大豆种子的油分和油酸含量是判定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但我国现有大豆推广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狭隘,优质大豆种质资源比较稀缺,这很大程度限制了大豆品种改良的进程。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主要利用气相色谱法处理得到所种植的200份大豆材料的表型数据,通过对表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目标做到:1.分析得到油脂含量与五种脂肪酸含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2.筛选得到油脂性状和油酸性状表现优异的品种。
本研究致力于:一方面设计创新实验以鉴定得到高油和高油酸大豆的种质资源,增加中国栽培大豆的优质品种数量。
另一方面希望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类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案能为其他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经验。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气相色谱法是测定每个实验品种中的油脂含量和5种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组分含量最佳的分析方法。
3.2技术路线:测得相关数据后,采用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
3.3实验方案:1:对经过采收处理的大豆实验材料磨粉并冷藏保存;2:200份材料表型检测(GC气相色谱法); 3:表型数据录入、计算、得出结果;4:根据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油脂性状和五种脂肪酸性状的内在联系,筛选得到油脂性状和油酸性状表现优异的品种。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充分利用了气相色谱法,并在对200份实验材料的具体检测过程中对实验方法加以适当改进,比如在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设定中,对氮气、氢气、以及空气的流速作了更适宜的改进,对色谱仪的程序升温步骤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了合理的改变。
研究整个测定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性很高。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1研究计划:2014年5月---2014年11月:种植200份材料并完成表型数据测定;2014年12月---2014年12月:完成表型数据的录入、分析;2014年12月2014年1月:查找文献并撰写提交文献综述;2015年1月:撰写论文5.2研究进展:目前实验材料已全部磨成粉,分样装入实验瓶中,保存备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