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目前,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上,国内关于秸秆还田影响棉花生长的研究较为缺乏,尚未明确长江流域麦棉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还田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以及对钾肥的替代效应。
因此,研究棉麦两熟周年秸秆还田与施钾量对棉田土壤养分,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等影响,弄清棉麦两熟田周年秸秆还田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生态效应,进一步明确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探讨棉麦两熟周年秸秆还田与施钾量对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生态效应的异同,进而确定棉麦两熟农田适宜的施肥量及施肥方式,为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缓解棉田土壤钾素亏缺状况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1] 毛树春,主编.棉花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62-68.[2] 毛树春.中国棉花种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棉花,2009,36(9):17-22.[3] 陈阜.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持续发展[J].耕作与栽培,1995(1):1-6.[4] 白志健.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实现种植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J].调研世界,1998(3):3-5.[5] 高旺盛.耕作制度改革回顾与新世纪展望[J].耕作与栽培,1999(1):1-5.[6] 陆绪华.黄淮海平原麦棉两熟制概述[J].中国棉花,1987(3):2-3.[7]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优质高产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93-127.[8] 刁光中.黄淮海棉区麦棉两熟研究现状和发展[J].中国棉花,1990(1):6-8.[9] 崔读昌,主编.中国农业气候作物种植适宜区划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3-126.[10] 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等.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395.[11] 毛树春,主编.图说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关键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57.[12] 韩迎春,毛树春,王国平,等.棉花麦后机械化裸苗移栽研究简报[J].中国棉花,2007,34(5):45-47.[13] 喻树迅.发展棉麦两熟对生产一千亿斤粮食1 万担棉花的贡献[J].北京农业,1995(7):4.[14] 梁振娟,张亚黎,罗宏海,张旺锋.钾营养对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及衰老特性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3):31[15] 夏颖 姜存仓 汪宵 陈防. 低钾胁迫对棉花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3,32(6): 1476-1482[16]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等.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173-179.[17]申源源,陈宏.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291-294. [18]赵伟,陈雅君,王宏燕,等.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20(6):98-102.[19]郝翔翔,杨春葆,苑亚茹,等.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263-269. [20]Liu S L,Huang D Y,Chen A L,et al.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crop yield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to fertilization and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in three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subtropic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14,184:51-58[21]王允青,郭熙盛.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培肥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153-157. [22]Takahashi S,Uenosono S.Ono S.Short-and long-term effects of rice straw application on nitrogen uptake by crops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under flooded and upland conditions[J].Plant and Soil,2003,251:291-301. [23]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等.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50-457.[24] 陈中玉, 张祖立,白小虎.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J].农机化研究, 2007(5): 194196[25] 赵其国, 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5): 16091614[26] 沈裕琥,黄相国,王海庆.秸秆覆盖的农田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16(1): 4550[27]孙星,刘勤,王德建等.长期秸秆还田对剖面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 587-592.[28]杨滨娟,黄国勤,钱海燕等.秸秆还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 : 200-208.[29]刘娣,范丙全,龚明波. 秸秆还田技术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 404-407.[30]叶丽丽,王翠红,彭新华等.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19) : 52-55.[31]刘世平,陈后庆,戴其根,等.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82-85.[32] 徐国伟,吴长付,刘辉,等.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 191195[33] 强学彩.秸秆还田量的农田生态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34] 张庆忠,陈欣,沈善敏.农田土壤硝酸盐积累与淋失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2):233238[35]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等.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6,37(4): 782786[36] Zou G Y, Zhang F S, Ju X T, et al. Study on soil denitrification in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J]. Agricultural Sciencesin China, 2006, 5(1): 4549[37] Watanabe T, Man L H, Vien D M, et al. Effects of continuous rice straw compost application on rice yield and soil properties in the Mekong Delta[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2009, 55(6): 754763[38] 李新举,张志国,李贻学.土壤深度对还田秸秆腐解速度的影响[J].土壤学报, 2001, 38(1): 135138[39] 刘鹏程,丘华昌.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模拟试验[J].土壤肥料,1994(6): 1923[40] 李萍,熊伟,冯平,等.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的影响[J].土壤,2004, 36(6): 68568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长江流域棉区多种植杂交抗虫棉,该类型品种结铃快,载铃多,早熟高产,易于缺钾。
施钾不足会导致杂交抗虫棉缺钾性早衰,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钾素是影响棉籽品质的重要因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选择棉花品种泗杂3号、小麦品种宁麦13号(南京)和扬麦16号(大丰)为材料,在江苏省南京市(118 50' E, 32 02' N)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大丰市(120 28' E, 33 12' N)大丰稻麦原种场进行麦棉两熟制周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
试验设置小麦、棉花秸秆还田量和棉花施钾量三个处理。
实验方案1.1 基础土壤试验前取0-20cm、20-40cm土层土壤,其中部分土样放入-20℃冰箱保存,15日内测土壤硝态氮(连续流动分析仪)、铵态氮(连续流动分析仪),其余土样风干后研磨过筛,测定其他土壤基础养分指标:有机质、有机碳(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全氮(凯氏定氮法)、全磷(钼锑抗比色法)、全钾(火焰光度计法)、速效磷(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火焰光度计法)、缓效钾(火焰光度计法)、pH(pH计测定)、电导率(电导率仪)、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等。
4. 研究创新点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目前仅重要的作物秸秆就有近20种,其中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秸秆居多,占到总量的77.2%,而其他秸秆资源数量只有1/3 左右。
近30年来,我国秸秆产量呈总体上升趋势,据2000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年产农作物秸秆约为6.48亿吨,利用率为45.7%,并且秸秆有效利用率增长幅度缓慢,大量农作物秸秆被废弃和焚烧,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2014年7月实习开始2014年7到2015年2月实验阶段2015年3月到4月数据分析,撰写论文2015年6月论文答辩预期进展1. 明确麦棉两熟秸秆还田对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2. 明确棉麦两熟秸秆还田对棉花生长与土壤肥力影响;3. 确定棉麦两熟农田适宜的施肥量及施肥方式。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