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或某市)“学区房”现象及原因分析开题报告

 2022-12-09 04:12: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对物质生活的需要,进而寻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人们对教育的渴求便是追求精神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学区房热”也正是人们对教育高度重视的产物。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实行“按片划分、就近入学”的政策,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从长远来看,不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不惜放弃工作也要购买优质的学区房,“就近入学”这一政策结出了天价学区房的意外苦果,择校意外变成择房。

“学区房热”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学区房的需求过于旺盛,因而推动了市场,学区房的成交量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导致供给量远远跟不上需求的脚步,导致了学区房的价格不断攀升,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我国教育背景,“就近入学”政策及相关的教育体系制度

1.1 20世纪70年代“重点学校”为主的精英培养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采取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阅读与调查,了解“学区房热”现象及其形成原因,从中提炼出前人总结的相关经验,为研究学区房问题提供分析思路、理论支撑以及相关实务素材。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同一地区学区房与非学区房价格对比,分析得出学区房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学区房问题不仅和教育政策本身有关,而且也和户籍、规划、财政等相关配套政策密切相关,所以解决学区房问题,必须找准问题的症结,从源头入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我国学区房现状,针对其引发的供需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房地产商蓄意炒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多角度入手、综合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问题。

4. 参考文献

1、《论学区制引发的“学区房热”现象分析》,2014年第20期 社会视点

2、《基于“就近入学”政策浅析我国学区房现状》,2016年 教育前沿

3、《“学区房热”的原因及外溢效应研究》,2009(9):95-96 中国集体经济

4、《“学区房热”现象探析》,2011年第12期 教育科学论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1月选定论文题目

2、2022年2月中旬,下达任务书,收集资料

3、2022年3月中旬—2022年4月初,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论文大纲

4、2022年4月20日—2022年4月30日,初步论文写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