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只有靠价格、质量提升竞争力了,而是很大程度上靠人才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留住人才,让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建立合理、有可执行力的企业激励制度才能帮助企业成长,建立长期有效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组织激励政策,让员工对企业有视之为自己一生价值导向的指路牌,让星巴克成为一家不负其名的#8220;第三空间#8221;。
本文基于星巴克的企业文化,观察并研究该企业的组织激励制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内容是首先对星巴克企业文化以及形成原因,对星巴克公司的诞生、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此同时,对星巴克的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现阶段的组织激励制度、员工福利等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对如何更好地提高星巴克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激励机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激励策略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策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根据中国国情,星巴克的薪酬机制与国情不符合,还有股票期权制度也是推行效果不佳以及医疗保险实施的局限性。
写作提纲: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一) 背景(二) 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二)国内研究现状(三)总结二、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分析(一)星巴克企业文化概述(一)激励机制的作用(二)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三、中国国情下激励制度的弊端(一)薪酬福利制度的局限性(二)医疗保险实施的难度(三)员工持股的局限性四、员工激励局限性的对策(一)根据中国薪酬水平做出适当的调整(二)准备多种医疗保险方案,供员工选择(三)在企业培训会议上面宣传员工持股的优势 五、结论与展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论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进行资料搜索发现,关于星巴克基于基业文化的组织激励研究方面的论文有相当多的学者进行过探讨研究,相关文献也是多种多样。
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Argyis C(1960)认为物质利益激励是指以物质利益为诱因,通过调节被管理者物质利益来刺激其物质需要,以激发其动机的方式与手段。
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1.2022年11月30日,师生面谈,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2.2022年11月30日至2022年12月15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开题报告初稿;3.2022年12月15日至2022年12月3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材料收集和整理,修改开题报告初稿,最终形成开题报告;4.2022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30日,收集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撰写初稿;5. 2022年5月14日至5月26日,初稿修改并撰写论文第二稿6. 2022年5月27日至6月2日,第二稿修改并撰写第三稿。
7. 2022年6月3日,最后定稿,完成论文。
撰写方案:论文的目标和内容:大量的收集、查阅、整理星巴克的中外文献,全面了解激励机制的含义和作用。
5. 参考文献
[1] Argyis C.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Homewood,IL:The Dorsey Press,1960 [2]Cristian,Valentin,HAPENCIUC,Andrei-Alexandru,MOROSAN.EMPLOYEE,MOTIVATION IN THE COMPANY. STUDY CASE[J].The Annals of The '#350;tefan cel Mare' University of Suceava..Fascicle of The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0(10):1-6.[3]Gerhart B C.Voluntary Turnover and an Altemalive Job Oppor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0,(75):7-2.[4]James Price the Study of Turnover,Iowa State.Unitersity Press,1977.[5]Zeitz, G., Blau, G. and Fertig, J. Boundaryless careers and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J]. 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9,20(2): 372-378.[6].胡大力.论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J].经济管理.2007(9):6-9.[7]韩润润.星巴克品牌塑造剖析[J].商城现代化.2008.(7):5-6.[8]刘望辉.星巴克文化营销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现代商场.2008(1):30-35.[9]李大军.中外企业文化知识500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0] 刘玉茹.浅析体验式营销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以星巴克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1,(05):2-6.[11]卢福财;汪华林.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J].管理世界.2007(10):3-4.[12]武大洲.星巴克提供的不止是咖啡[M].中国经贸出版社,2008.09[13]向秋华.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00,(5):20-28.[14]意瑞涵.美国大学的品牌管理及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10.[15]张振川.现代企业风险价值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3(12):86-8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