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不良贷款的管理。
不良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所以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我们必须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对目前以及今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银行体系和金融改革及不良贷款的防范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概念 1.1不良贷款的含义 1.2不良贷款的分类 1.3不良贷款所造成的影响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3.我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4.针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Ball和Feltenstein(2001)用一个受大量不良资产困扰的地区银行数据建立动态均衡模型,并以此从多方面评估了该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和带来的危害。
Taniuchi(1997)研究了日本金融系统中坏账和金融违规现象之后,评估了坏账对银行的影响程度,并回顾了金融违规现象及未来可能的趋势。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扩大对外开放已不可避免,面临的金融风险必然加大,经济金融格局的重大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通过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依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分析出由什么导致了新增不良贷款的产生。
5. 参考文献
[1]阙方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的制度性再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 [2]尚教蔚.国有商业银行.困境、出路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董琦.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风险研究[J].经济界,26,(1) [4]李晓宇,张凯,孙万松.对国有商业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5 [5]郭世江,卢春华,李长征.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J].特区经济,26,(5) [6]彭志坚.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3. [7]张擎,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探析,2009.6.30 [8](英)亨利#8226;英格勒#8226;詹姆斯#8226;埃森格.银行业的未来[M].JE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9][美]弗兰克#183;J#183;法博齐等,《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