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被动语态都是中高考英语的重点考察方向。
尽管不论是学习教材还是考试大纲都将被动语态作为英语学习的重点,但是被动语态仍然是英语学习者们的难点所在。
因为英汉语言的结构差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们常常无法灵活使用英语被动语态的各种形式。
2. 文献综述
中介语假说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是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塞林格对中介语下的一个最早的定义是: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 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二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Selinker认为,负责中介语建构的认知过程有五种,它们是:语言的迁移(language transfer);训练的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第二语言学习的策略(strategies of L2 learning );第二语言交际的策略(strategies of L2 communication);目的语材料的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
Selinker认为,学习者形成的中介语知识系统实际上是一系列心理语法,学习者利用这些语法来解释和产生言语。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2、被动语态语态也是动词的一种形式,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
英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
4. 工作计划
3、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3.1调查对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共计200名。
3.2调查方法:拟采用调查法,以一份考查被动语态的试卷对十三中各年级学生的被动语态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试卷题型与中考题类似,共有单选、填空和句型转换三项。
5. 难点与创新点
过去的几十年来,语言学家们一直认为,二语学习者的错误都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差异引起的。
而中介语理论则表明二语习得者的错误只是语言习得阶段的必然产物。
错误只是学习者的知识和目的语之间的距离差(deviations)。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英汉谚语的不对等现象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
- 从翻译历史观看葛浩文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大片片名翻译开题报告
- 近十年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开题报告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美妆品牌名称零翻译分析开题报告
- 论林纾小说翻译中的豪杰译现象——以《黑奴吁天录》及《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开题报告
- 建筑工程英语学习策略初探Learn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English开题报告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开题报告
- 宗教感觉的开花结果:艾略特信仰改变前后 Flowering of Religious Sense: Before and After T.S. Eliot’s Conversion开题报告
- 浅谈中美贸易战中各自英文用语的不同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