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开题报告

 2022-12-22 03:53: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世界各国越来越注重文化软实力,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剧作的巨擘,自问世以来,以各种形式流传,虽吸引了一大批中外学者的目光,但较之《西厢记》作为我国古典戏曲中的经典,对其译本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戏曲翻译也不乏为广大译者提供了极大的挑战性。

目的及意义:对于《西厢记》英译本的分析,比较其中的优劣,一方面旨在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以实现译文的信、达、雅,为今后译文质量提供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在戏曲翻译的过程中,便于展示和宣扬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西厢记》内容及其作者进行介绍,接着阐述西厢记的英译本情况,选出颇有盛名的许渊冲版及Stephen West amp; Wilt Idema版进行比较。然后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概述,并以此为评价标准,从词、句法关系、篇章、文化等方面对《西厢记》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其中的优劣。

预期目标: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加大自己对古代戏曲方面以及功能对等理论的了解,同时能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对《西厢记》英译本进行很好地赏析和借鉴 。此外,能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中,指导实践,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

步骤:首先确定好选题即功能对等视角下《西厢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然后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功能对等理论和西厢记英译本为关键字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了解国内外《西厢记》英译本研究现状、功能对等理论的含义以及西厢记的英译本情况,选取恰当的原本及译本进行阅读,整理摘选出供鉴赏分析的片段,在对功能对等理论了解的基础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优劣,最后得出结论。确定好整体的框架,然后开始撰写初稿,修改初稿,最终定稿。

4.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 amp; L. And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 London: Cassell, 1990.

[2] Caford 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 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of Idiom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第一次面授;

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