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交主要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三种连接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巨变促使社交模式更迭,这三大条件正在逐渐被打破。
伴随高度市场化以及城市化的转型,人际关系不再囿于集体主义和户籍制;与之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开辟了新的社交空间,催生了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的社交行为,即趣缘社交。
根据《2020-2021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研究报告》的显示数据:33%的受访移动社交用户使用社交产品是为了认趣缘社交的需求和种类正在进一步扩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问题缘起,对迷群、趣缘、身份认同研究现状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并提出本文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指出MBTI迷群从着迷到成群的过程。阐述MBTI迷进行趣缘社交的动机,回答MBTI为何掀起热浪、MBTI迷群如何形成及现状等问题。
第三部分为MBTI迷的自我身份认同路径。归纳总结MBTI迷的实践活动,从个体角度分析该人群如何实现自我认同的建构。
第四部分从群体的角度探索MBTI迷群如何进行群体身份认同构建。分析MBTI迷群趣缘社交的形成条件、特点与结果,从互动过程中研究其认同模式。
第五部分对MBTI迷群存在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可行的解决路径。
第六部分进行总结,在前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提出进一步思考。(二)预期目标:
分析MBTI迷群的趣缘社交与身份认同机制,同时分析其形成的多重逻辑,并为该迷群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通过现存文献资料的分析来探讨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前人有关趣缘社交、情感认同的研究,了解已有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本研究奠定坚定的基础。
再结合个人的总结发现,充实文章内容。
2.参与式观察法
参与式观察是一种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在实地场景的社
会关系,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切身体验研究对象的日常经历,探究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
与行为模式。
4. 参考文献
[1] [美]弗朗西斯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M].刘芳译.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57.
[2]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9:87-137.
[3]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 起讫时间 | 主 要 工 作 内 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