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是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由5位同学组成,主题定为:2017级“国韵风华”毕业音乐会。这次音乐会是对大学四年来进行扬琴学习的总结与展示。通过对乐曲作品风格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更好的完成作品,把所学专业水平向母校和老师作一份汇报。毕业音乐会的举办是我们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检验,同时需要我们自己进行主题设计,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以音乐会的形式检验四年以来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完成了我们的舞台梦想,为大学生活划下圆满的句号!在音乐会中,我将要演奏《将军令》、《美丽的非洲》、《忆事曲》这三首作品。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我会重点谈谈自己对这几首作品的演奏风格、演奏技术、音乐内涵表现等方面的个人见解。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将军令》是一首气势磅礴,热晴奔放的古曲,主要用于戏曲的开场,具有压场,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以其简练的音乐语言,丰富多变的变奏手法大胆泼辣的演奏技巧,描写了一幅庄严,宏大,生动,热烈紧张的古代军营生活场面,表现了古代将士升帐时的威武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激烈紧张的场面.随着扬琴的发展,人们把这酋牌子曲改编成了扬琴合奏曲和独奏曲,最早的扬琴与乐队的合奏曲《将军令》是由四川歌舞团的李德才演奏的,后来由项祖华整理称得上是中国扬琴传统曲目里的精品.全曲是单主题的变奏曲,结构是引子加主体乐段(包括变奏),在原谱上,有按照情节分段的小标题它们是“擂鼓”“升帐”“出征”“决战”弹奏的总体要求力度 速度,博大的气息和阳刚的演奏气质.
《忆事曲》忆往事,浮想聊翩,乐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往事的追想。全曲共分三段,从自由发展的引子进入主题,接着是轻松的小快板,第三段则一气呵成运到高潮,最后又回到平静安澜的尾声,全曲起伏跌宕,旋律优美,扣人心弦。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应用了文献研究法,深入了解了国内外有关扬琴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资料,并且借鉴了部分的结论观点。并且通过调查法、观察法,参考了有关大量影像资料,作品讲座、作品音乐会。除此之外,还通过自身的实验法,反复练习琢磨演奏不同作品的重点难点。
步骤:
4.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华乐大典扬琴卷论文篇[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16【2】赵文婷.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史[J].西安:陕西艺术职业学院【3】蔡际洲.音乐论文特点探析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 【4】赵艳芳.扬琴考级训练问答[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张前着.中日音乐交流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6】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7】李虻,姚兰.音乐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大学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赵新芝.扬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西安音乐学院报.2014(9)
【9】郑宝恒.扬琴演奏艺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 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10-13周:开始选题并完成毕业设计“音乐会”选题第14-15周:教师下达毕业设计“音乐会”任务书第16-18周:学生接受任务书;多渠道搜寻与选题曲目相关的文献、书籍材料,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
整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材料;筛选确定音乐会演奏曲目,学生撰写完成毕业设计“音乐会”的开题报告。
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1-3周: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研究已掌握的与论题相关的多种文献资料。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