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深入,以及海上安全形势的日益复杂,对无人船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无人船作为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海上运载和作业平台,具有有人船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可以进入危险环境执行任务,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可以长时间、远距离执行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无人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海洋装备智能化和无人化。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船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无人船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无人船的硬件系统设计,为无人船的自主航行、智能避障、数据采集等功能提供可靠的硬件平台。
1. 主要内容
1.无人船系统需求分析:确定无人船的功能需求,例如自主航行、避障、数据采集等;分析无人船的性能需求,例如续航能力、抗风浪等级、通信距离等;明确无人船的应用环境,例如海洋、湖泊、河流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开展无人船硬件系统设计。
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无人船技术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为无人船硬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根据无人船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应用环境,进行无人船系统需求分析,确定无人船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平台选型、系统架构设计、通信系统设计、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无人船硬件系统设计: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例如海洋环境监测、水下目标探测等,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无人船硬件系统,提高无人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无人船硬件平台设计:采用高可靠性的元器件和先进的设计技术,提高无人船硬件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无人船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3.模块化和可扩展的无人船硬件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无人船硬件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方便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同时,预留扩展接口,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扩展系统功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国强,王刚,徐建华,等.基于STM32和Linux的无人水面艇控制系统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20,42(23):130-135.
2. 刘志远,吴宝举,顾俊,等.无人船集群协同控制技术综述[J].舰船科学技术,2022,44(11):1-8.
3. 孙玉山,李帅,王硕,等.基于ROS的无人船软件架构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3,47(01):1-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