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1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会认为,要继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会强调,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但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仍然存在,对外文化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仍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更有效地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于拓展我国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对外贸易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而言,本文密切联系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热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运用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分析,初步归纳外贸企业具有的各方面优势。通过识别、衡量和评估的方法,透过困境,分析其仍需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为外贸企业更有效地进行对外文化贸易提供参考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进行关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构成和发展过程的回顾,分析优势,总结经验。其次,就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文化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归纳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如何有效促进文化贸易发展是我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地理区位、供给和需求、政府政策和区域协定等角度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新格局,分析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取长补短,探讨如何促进中国文化贸易发展。 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如何提高产品文化价值,丰富表现形式,优化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结构;(二)如何完善、改进文化贸易渠道,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