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就业选择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07 07:59: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萧条迫使我国必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教育来为成立以后的各项工作打下基础,从这以后大学生的培养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近几年,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为国家带来了一大批优秀人员,但另一方面,就业的形式却越来越紧张,接受教育并不不等于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增加,就业难度也随之增加,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选择也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走向。通过一些调查发现,现在的企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关注点往往在他们的实践经验上,受教育程度并没有特别多的重视,可见在找工作时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在自身,外部环境仅仅是影响的一小部分。

目的及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毕业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核心价值观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联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后,分析了新时期中如何做好人生规划,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力量,并对如何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毕业生的日趋增多给社会带来很大就业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以后如何给自己的就业选择做好规划,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企业在选择实习生时往往优先考虑哪些人员。考虑到每年的大学生数量都在增加,再加上刚毕业之后的自身心里素质的不足,往往会进入一定时期的迷惘阶段,在研究分析了毕业生的心理之后做出相应的对策。

预期目标:国家在不断的发展,经济也在不断地提高,经济的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大力调整和新型工业化时代,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新时代的大学生就业将会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现拟订提纲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⑴ 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文献资料,分析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为论文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⑵ 问卷调查研究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从而得出具有科学性的结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1  80.  [2],靳希武.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单中惠.外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知,2006年,S3期:214-215  [5],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5期:69-71  [6],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A].南京师大学报,2009年3月,第2期:78-83  [7],叶忠,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评述[A].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3期:75-78  [8],柳云飞,周晓丽,张素红,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全球视角下的教育与就业关系初步分析[A].前沿,2010年,第3期:122-125  [9],萨茹拉,“实践课堂”教学探索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A].民族教育研究,2004,第3期:24-28  [10],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工作计划

(1)2017年12月20日——2018年1月5日,根据老师提供的论文选题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理清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思路,做好论文写作的整体规划;

(2)2018年1月6日——2018年3月中旬,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专业期刊以及书籍等夯实论文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数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题纲;

(3)2018年3月中旬——2018年4月底,结合前面已有的大致思路和老师的指导,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