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相应的金融市场也活跃起来,许多上市公司也应运而生,但过快的发展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2021年以来,证监会和各级证监局已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近70张,合计罚没金额近14亿元,公司固然存在着财务舞弊行为,但注册会计师理应在审计工作中发现这些问题,但审计失败案例却屡屡发生。对此,仅仅加强对公司财务情况的监管已无法完全披露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严格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的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市场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审计师的监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便不断在发展。审计工作影响着许多人的经济利益,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自然受到多方的关注。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审计工作的质量却并没有随着人们的期待逐步提高,审计失败案例屡见不鲜,社会公众对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度正在下降。正式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探讨分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可以有效地防范审计失败,维护市场秩序,为注册会计师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简要介绍了审计失败的概念,从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两方面分析归纳了当今审计工作的现状,结合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审计工作的具体案例,发现了审计实施过程中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审计失败的结果,运用审计过程观,从注册会计师角度出发分析审计失败是怎么发生的,并从案例中得出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该实行怎样的对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审计失败成因的研究
对于审计失败成因,国内外学者多从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质量、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Cristina and Rubn (2018)认为当审计报告由单个审计师签字时,审计失败的可能性越高;且审计师任期越长,审计失败也越可能出现。Lina (2020)认为在现行制度下审计师由客户选择以及支付审计费用会导致审计师的独立性面临风险,有可能面临审计失败。李莫愁(2017)分析得出“审计证据”和“函证”这两个具体审计准则有较高的概率导致审计失败。吴勋和王彦(2017)提出审计失败主要源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低下和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增多。李寿喜和何逸冰(2017)分析得出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时受到的处罚力度较小以及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会令审计人员偏向于与公司合谋,最终导致审计失败。叶陈刚和王云汉(2020)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一部分原因是审计实施过程中并不完善的审计程序以及事务所不够严格的监管。韩维芳(2017)提出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有助于降低审计高风险客户时的审计失败概率,但会计师事务所并不一定派遣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应对这些客户。毛艳羚(2016)认为缺乏独立性、职业胜任能力的缺失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都为审计失败的出现提供了机会。杜珊(2017)分析得出审计环境宽松使得部分注册会计师忽视自身责任,违规执业。刘启云(2015)提出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并不会带给事务所太大的责任,这样不科学的模式不利于约束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容易导致审计失败。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2022年02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前沿动态,完成论文提纲;
(2)2022年03月-2022年04月论文初稿完成,对整体思路和框架有清晰把握,并完成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5. 参考文献
[1]程昔武, 张泽云, 纪纲. 产权性质、会计—税收差异与审计收费——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6, 31(5): 22-29.
[2]杜珊. 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破窗效应分析——以辉山乳业事件为例[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 (12): 87-90 2.
[3]付亮. 借壳上市的审计失败案例分析——以康华农业借壳步森股份为例[J]. 财会通讯, 2019, (19): 100-1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