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愈演愈烈,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
然而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审计手段的局限性等一系列原因增加 了审计的风险,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震惊整个审计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案件提醒每一位审计人员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
因此,分析目前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较高的各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对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提炼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概述,分别介绍审计风险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分类、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审计风险管理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分别从审计项目、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师审计行业分析审计风险成因。
接着,针对审计风险成因,具体分析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审计和保证委员会(IAASB)(2003)发布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215;检查风险,被称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开启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代。
D.H.罗伯兹(1978)提出了审计终极风险模型:终极审计风险=固有风险#215;控制风险#215;分析性检查风险#215;(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
Dusenbury等(2000)考察了审计风险模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审计风险模型中各要素之间是有条件的相互依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8日至2022年12月31日,拟定提纲。
通过浏览学校图书馆纸质书籍、电子资源以及硕士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罗永亮.审计风险模型和检验公式分析设想[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汪立元.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J].审计广角,2012(5)
[3]宋衍蘅、肖星.监管风险、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 2012(3):83-8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