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再加上管理层的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也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带来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术界对审计基本方法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发展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达到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提高审计的功效。2003年10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东京的会议上通过审计风险准则,并于2004年12月15日之后正式施行。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已经在国际上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并要求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为了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又进一步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进一步强调了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理念的贯彻和实施。这些准则和规范的颁布实施充分表明了我国已经从理论上和实务上肯定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导向审计的贯彻实施过程中,#8220;风险导向审计#8221;理论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对于国内中小型事务所而言还很难实现。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真正的#8220;风险导向审计#8221;并没有在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国内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得以实际运用。国内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实际运用与预期的效果之间差距较大,面临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提炼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涵和相关的准则要求。
其次,从一些基础理论出发,论述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理论操作。
接着,结合案例,详细分析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实际情况与影响,尤其是国内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导向审计实际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实际与预期效果之间差距的比较。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与签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提高审计质量,于2003年10月发布了一系列新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更深入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审计风险模型做出重大改动。新准则包括1项汇总性准则和3项支持性准则,具体是《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国际审计准则第330号-审计师针对风险评估水平应采取的程序》和《国际审计准则第500号-审计证据》。
Bell等(2007)研究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的影响。他们选择的数据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2002年执行的165个审计项目,得出的结论是与对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低经营风险的客户相比,对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高度或中等经营风险的客户投入更多总工时和高层次人员投入工时比例更高的可能性高四倍。对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高经营风险的客户,会计师事务所投入的各层次审计人员的比例均要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8日至2022年12月31日,拟定提纲。通过浏览学校图书馆纸质书籍、电子资源以及硕士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论文中需要的数据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数据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4月1日至4月30日,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内容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完善论文。
5. 参考文献
[1]王泽霞.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评估模式比较研究, 会计之友,2011, 11.
[2]周琴.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完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经验借鉴与举措[J]. 财经监督,2010,23.
[3]俞俊利, 张轶浩. 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风向导向审计应用探讨-基于执业能力与后续教育的视角[J]. 审计观察, 2015.16.03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