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剧、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反思,环境问题逐渐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破坏。因此,企业对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主导力量。新兴学科#8220;环境会计#8221;应运而生,而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研究环境会计的切入点,能够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成为企业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迈出的第一步。
环境信息的披露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宏观管理,而且也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对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企业的环境政策、环保成果和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需求的不足,引导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企业履行环境受托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先系统地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概念基础。然后分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完善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2.1研究内容:
(1)环境信息披露理论概述。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可持续发展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角度分析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可行性和必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自1989年3月在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组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来以后,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此后一直成为研究热点,众多西方学者开始了对其长达近二十年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的成果,加拿大、美国、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突出。西方学者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信息水平测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和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而且大多以实证研究为主,这主要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为学者进行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由于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或者相同的研究方法应用在不同条件下,所以导致不同的学者得出的实证结论往往差异较大。
近年来,Stephen Bammer和Stephen Pavelin(2008)两位学者通过以英国大约450个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后,得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主要是取决于公司和行业的特点的结论,并得出了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取决于公司规模大小和业务活动性质:大公司和从事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公司通常会有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而媒体曝光对公司自愿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并没有什么刺激作用的结论。Paul M. Healy和Krishna G. Palepu(2001)阐述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管理公司绩效和联系外部投资者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一个框架用于分析资本市场的披露环境和披露决策,确定关键研究问题。然后回顾目前的实证研究信息披露监管、信息中介、公司信息披露的因素和经济后果。这个调查显示目前的研究已经产生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确定了许多悬而未决的基本问题,并且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下提出了新的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拟订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至3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至4月,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充实论文。
5. 参考文献
[1]牛宏伟, 王岳龙. 西北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 2012(8):23-24.
[2]毕茜.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07):39-47
[3]吴德军. 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 会计研究,2012(01):93-9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