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5 07:05: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企及跨国公司的挑战,外贸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遇到的风险越来越多,并且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强和内部强化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内部控制要求我们企业里的每个人应该使用正确的方法,做该做的事,而不是不择手段的用你的智慧和能力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加强公司治理水平,重视风险管理,完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文章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前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和严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内部控制问题是当代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也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内部控制是一种最优化、最简洁、最理性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也是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起点,是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研究内容: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好意、必要性、产生和发展、基本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做了专门的定义。这个定义成为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权威定义。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 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COSO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了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项目咨询委员会,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COSO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并于2004年9月29日颁布正式稿。COSO委员会在ERM内容摘要中。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ERM涵盖了内部控制。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研究的深度还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把握上都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002年美国颁布SOX法案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管以来,内部控制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投入到内部控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5年12月:在前期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

2.2016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16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泽涵.加强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49-50.

[2]李学军.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9,(09):54-55.

[3]王惠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11,(08):61-6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