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业务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多样,大部分的财务信息质量将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相联系,以及会计工作的确认和计量,也都是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政策选择也就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特定的环境下,在既定的可选择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目标或管理当局的目标,对可供选用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使会计工作自始至终都需要判断和选择。当然,可以说财务报表其实就是一系列的会计政策选择而得出的结果。其本质都是为企业服务。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发展的不完善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当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会计政策选择的利弊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我认为在会计政策选择的方面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探讨,所以我选择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通过一些实例和现象,来分析研究这一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将从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含义出发,重点分析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和当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封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制度的意见措施。
研究内容: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会计政策的含义、会计政策的特征、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种类、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我国一般将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黄菊波、杨小舟(1995)认为,在实践中,会计政策应分为宏观(或政府)的会计政策和微观(或企业)的会计政策。有部分学者在不反对会计政策的宏观与微观之分的同时,认为会计政策一般主要指微观会计政策(曲晓辉,1999;娄权,2000)。而刘叔申、王林(1996)则认为会计政策只能是企业会计政策,即只有以企业为主体的会计政策,应当从会计政策与会计法规的区别上理解会计政策的微观性。目前在许多文献中,并不将会计选择与会计政策选择加以区分。曲晓辉(1 999)认为,会计选择主要是指会计政策的选择,当然也包括对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其他相关选择,由于后两种选择的影响程度一般不及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深远,因而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也有人将会计选择称为会计政策选择的简称,如汤云为、钱逢胜(1997)。
虽然国外很少有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但在西方国家,自1968年鲍尔和布朗(Bal1 andBrown)进行了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之后,上市公司的微观会计选择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信息观、契约观、计价模型观等代表性观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5年12月:网上搜集资料并寻找相关书籍整理后写好开题报告。
2.2016年1月:认真阅读资料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梳理写作思路,拟出提纲。
3.2016年2-3月:解决掉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温琳. 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冯黎明.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
[3]皮建东. 会计政策选择及变更与企业税负的相关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