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3 10:06: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税制结构,是指构成税制的各税种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分布状况及相互之间的比重关系,是一国税制体系建设的主体工程,合理地设置各类税种,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制体系,是有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前提,也是充分体现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有力保证。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可追溯至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确定了中央和地方财政财权事权的同时,也确定了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随后,我国税制陆续进行了一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不仅调整和优化了一些小税种,近些年也陆续针对一些税收地位高、调控功能显著的大宗税种进行 #8220;大刀阔斧#8221; 的改革,其中包括: 2009年增值税全面向消费型转变;2016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企业所得税从原来对内外资企业区别对待变为统一税法等。尽管如此,我国税制结构一直保持着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间接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高于直接税;二是企业所得税对税收收入的贡献远高于个人所得税,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和财政体制的运行。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税制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改革需要,甚至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现行税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措施。故本次毕业论文选题基于对我国税制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影响、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限制条件、税制结构的国际借鉴和研究三个方面出发,从而总结出优化我国税制结构路径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我国税制结构的发展历史、经历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及带来的影响;

2.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缺陷、微观经济(企业)在现行税制结构下宏观税负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税制结构问题,拉姆齐(Ramsey,1927)提出最优商品税理论:商品的需求会随着税收的征收而下降,对每种商品的补偿应当以下降量为标准,这就是最优税制。即商品税的最优税率与需求弹性成反比,对高档品征收低税率,对生活必需品征收高税率,很明显,最优商品税理论忽略了税收征管中的公平问题;

2.米尔利斯(Mirrlees,1976)基于对所得税税制设计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所得税的征收需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所得税必然会影响家庭的劳动供给决策,政府应减少对最高收入者的抑制作用,减少最高税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研究计划

一、提出问题: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优化路径;

二、分析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F.P.Ramsey.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x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J],

Vol.37, No.145 (Mar, 1927):47-61.

[2]Mirrlees.J.A.Optimal Tax Theory: A Synthesis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