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在社会、环境等领域的要求也日益广泛。
这就使得利用税收杠杆改善环境不是一种可能而成为一种必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1、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有关税费的现行征管情况和排污收费的弊端,分析#8220;费改税#8221;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从环保税征管概念和基础理论出发,分析环保税征管规则自身存在的不足,征收管理的难点以及与现行法律制度的法律冲突问题,尤其是与税收征管法、排污费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后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对比借鉴外国有关环境保护体系的收费现状,在收入规模以及环境税体系上作比较并借鉴一些有效的征管经验。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文献综述在国外,阿瑟#8226;庇古在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和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于 1918 年首次提出对污染产品征税,即#8220;庇古税#8221;,使环境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由于过于理想,因此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实施,此后的 50 年间关于环境保护税的理论研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从 20 世纪 7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税收的绿色功能逐渐得到普遍的关注,对环境保护税征管的关注也在逐年升温。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日至2022年11月30日,在图书馆以及利用各种网络资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以及阅读工作,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27日,撰写开题报告,并交由老师批阅,作进一步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2022年12月28日至1月31日,再次搜集资料,有针对性的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交由指导老师审核,并接受老师的指导;2022年2月中旬至2022年3月中旬,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深化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果,最终形成修改稿;2022年3月下旬至2022年4月下旬,完成论文的定稿、打印、装订,做好论文答辩的相关准备工作;2022年5月初至2022年6月上旬,补充完善毕业论文资料,进行论文答辩,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
5. 参考文献
[1]丁芸.我国环境税征管面临的难点 [J].税务研究,2013,(01): 88. [2]卫鑫.论排污收费制度 [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2350. [3]陈霞云.浅谈排污费改税的利弊 [J].商务期刊,2015,(25):230. [4]闫宪宝.#8220;雾霾费#8221;应当收得明明白白 [N].新京报,2015-12-18. [5]霍桃.自由裁量权不能太自由 [N].中国环境报,2015-5-20(6).[6]田丽.税收遵从理论及其对我国税收实践的启示 [J].现代经济,2008,(7):23.[7]韩德培.环境保护法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8]葛察忠、王金南、高树婷.环境税收与公共政策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9]李慧玲.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0]董根泰.税务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1]朱厚玉.我国环境税费的经济影响及改革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杨辉.中国纳税人类别的专业化管理研究报告 [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13]杨兴凯.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模式与决策办法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4]李传志.税收征管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5]刘剑文.税收征管法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6]高萍.中国环境税制研究 [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