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探析开题报告

 2022-12-21 08:24: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1987年,回族女子霍达完成了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建构了一个回族人民的艺术世界,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小说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一个北京回族艺人之家三代人六十年间的命运浮沉,把现实生活的错综复杂同历史沉淀的厚重结合起来,展示回族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描绘了回族人民在人生舞台上的种种生态。

众所周知,自文学诞生以来,“悲剧”就一直是文学主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切最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包含着对悲剧的深刻意识,一切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都不可能没有自己对“悲剧”的深刻认识和感受。正是这样的悲剧意识,促使人们更好地发现和理解人类生存的本质及现实境遇,而对于《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宏伟巨著更是如此,比如对这部作品的爱情悲剧的分析、悲剧的原因的分析、悲剧意蕴的分析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综述《穆斯林的葬礼》研究现状。根据前辈的研究,了解到了在研究这部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并且汲取经验,知道自己在研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分析《穆斯林的葬礼》中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主要从委曲求全的韩子奇、忠实信徒梁君璧、勇敢坚强的韩新月等人物角色入手,分析造成他们悲剧的各种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精读文本法:仔细阅读经典的霍达作品集,尤其是《穆斯林的葬礼》,对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手法,典型的爱情故事、宗教观念进行标记,做好笔记,分析他对这一话题的描写手法。

2.泛读文本法:大量阅读其他的相关作品,掌握其在其他作品当中对悲剧的描写以及阅读与穆斯林宗教相关的作品,揭示主题方面的共同点以及有差别的地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3] 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10.20~2022.12.15 确定选题

2.2022.12.16~2022.02.19 阅读资料,完成资料索引

3.2022.02.20~2022.03.17 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