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所谓的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的管理层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采用违规甚至违法的方式,人为的对利润进行虚增与虚减的行为,以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平。当市场主体以这种经过人为修饰的会计信息作为依据进行决策时,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交易费用高昂、证券市场发育不良、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社会经济资源无效配置等后果,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健康发展。
利润操纵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当局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会计制度及税法自身的缺陷和纳税坏境的恶化等,在这些原因的引导下,企业就会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其中包括会计方法、关联交易法和会计变更方法。针对利润操纵这些现象,我们也相应针对法律法规、惩罚力度、公司信用评级机制和各方面的监督提出一些对策,以避免同样的问题一而再地发生,对公司本身、对社会和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破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利润操纵的含义、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形成原因、企业利润操纵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措施。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杜绝企业利润操纵现象。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1)梁泓旭在《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识别及应用》中提出,利润操纵识别模型对样本内的违规公司数据达到了78.4%,样本外的识别率也达到了76.9%。加入效率指标和利润操纵可能性指标后筛选出的公司具有更强的持续盈利能力,同时,在实证研究中利润操纵识别模型识别出的公司中大约有2/3的公司在次年都出现了总资产收益率的下降。
(2)肖星、陈晓在《财务报表结构与利润操纵的特征和识别》中表明,识别利润操纵不仅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更能帮助审计师在分析性程序中有效地确认后续审计的重点,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审计成本。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的具体计划安排为:
①、2022年11月1号-2022年12月31号确定论文选题,搜集及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②、2022年1月19号-2022年3月20号根据大纲进行调研,进行外文材料的翻译,撰写初稿。
5. 参考文献
[1] 司琳.股份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与识别[J]. 北方经贸. 2015
[2] 康桂才.企业合并中关于会计若干问题讨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
[3] 曲宏坤.我国企业合并问题的比较研究[J]. 中国商贸. 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