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选题意义:区位价值是土地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征地补偿中,由于每个征地区域的区位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不同,对不同的区域制定补偿标准时,不仅应该从点的角度来考虑土地的生产价值,而且还应该从面的角度来考虑土地区位价值,综合考虑影响征地补偿的各项因素来制定补偿策略,不同的补偿标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失地农民的策略选择,当失地农民在争取征地补偿时采取激进的行为策略时,不仅会导致地区不稳定,同时还会增加政府的征地成本,包括行政成本、人员成本和补偿成本,2002年以来,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逐年增多,政府上访案件中的70%-80%与拆迁、征地有关。
因此引导失地农民采取合理合法的行为策略代替激进的行为策略是实现农民与政府和谐相处,缓解征地冲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现代政府形象,促进政府征地工作高效率低成本进行的关键。
目前,有关征地补偿费构成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多时围绕着现行产值倍数法展开的,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应该综合考虑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因素,再依据片区划分用于征地补偿综合计算的标准。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应用ArcGIS等工具,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对传统征地模式(即强政府弱农民)下淮安市各被征地区域的失地农民所采取的行为策略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区位因素对失地农民采取何种行为策略的影响,提出引导农民行为策略选择去过激化的政策建议。
拟按照以下三个目标进行目标一:了解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机制,分析其主要的评定依据和标准制定方法。
目标二:以进行调查的样本点为中心建立缓冲区,以样本点采取的策略(激进,妥协,温和)为区分,在淮安的矢量地图上建立缓冲区,分析得出每个不同的区域的居民的策略选择偏好,在想地图中叠加区位因素,从而得到了失地农民行为策略与各区位因素的缓冲叠加图。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GIS分析、缓冲区叠加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借鉴学者、专家以及前辈对该问题研究的经验和理论,通过阅读文献了解我国当前主流的土地制度、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征地过程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以及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运用。
总结已有的研究方法和ArcGIS的分析方法,位置后将要展开的研究做理论准备。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农民征地行为研究对于国家征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选题将GIS应用于征地农民行为分析,具有一定的新意。
本论文对农民征地行为研究基于222的实地调查问卷,需要分析大量且种类繁多的数据,如果对于数据的处理不当,不但整个分析工作将变得非常复杂,还无法分析出有效的结果,GIS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够将大量的数据以图像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出来,凭借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失地农民行为策略与区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2018.2 完成开题报告,设计毕业论文2018.3 进行开题答辩,数据整理2018.4 阅读相关文献,整理调查数据,运用GIS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处理,进行中期汇报2018.5 结合分析处理结果,建立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2018.6 修改整理,完成结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