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村落”是中国人居形态的最小单元,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它们散落在全国各地,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传统村落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千村一面”的生存危机,甚至逐渐演化现代村落和现代城镇。近年来,由于快速城市化、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传统村落面临着自然衰败、空心化、文化撕裂、价值观失落等问题。面对着种种的威胁,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自2012年来,国家依次公布数千个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再次颁布《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加快建立村落档案。编制保护发展规划,保护文化遗产,探索开展保护性修复试点,做好保护项目实施管理等工作。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创新发展,让农民受益,实现乡村振兴。党和政府对乡村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政策、措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力度。以传统村落之美为标志的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传统村落保护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总则(指导思想、规划目的、规划原则、规划依据、规划范围、期限)
2.现状特征及分析评价(自然、社会、经济、历史人文概况分析,评价)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查阅与研究内容相联系的期刊、著作、杂志等资料,充分学习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知识,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为金村规划提供吩咐的科学理论。
4. 参考文献
[1]卫丽亚,王彬.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2]张园.苏州西山明月湾古村落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19~24.
[3]陈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研究——以苏州市东山、西山镇古村落为例[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
5. 工作计划
(1)第1周~第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参照下达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
(2)第4周~第6周:收集基础资料与图纸,初草设计方案及说明书(论文)详细提纲;
(3)第7周~第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规划说明书初稿、二草设计图纸;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