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产生原因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29 07:57:41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台风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系统,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极端天气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

在台风灾害中,强对流天气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深入探究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产生机制,对于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精度,以及预警防范台风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产生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台风非对称结构和强对流方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为研究对象,利用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产生原因。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台风内区环境风场特征分析:利用再分析资料和台风观测资料,分析台风内区环境风场的垂直结构特征,包括风速、风向、垂直风切变等,探讨环境风场与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个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1.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收集台风观测资料,包括气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等,以及台风路径、强度等数据,为分析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从动力和热力过程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不同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台风内区非对称强对流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观测资料分析,以期揭示非对称强对流发展演变的精细化过程。


3.选取近年来登陆我国的典型台风个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台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理论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晨稀, 许映龙, 陈小兰, 等. 2016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及降水非对称性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21, 37(5): 638-649.

2. 李英, 徐文辉, 舒章康, 等. 台风“莫兰蒂”(1614)非对称结构演变特征及机制[J]. 气象学报, 2021, 79(2): 238-254.

3. 张进, 钟玮, 孟祥. 台风“天鸽” (1713) 登陆前后非对称降水特征及机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0, 36(4): 554-5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