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子Fr:12的化学成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5 13:19: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番荔枝(Annona squamosa)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番荔枝属植物,主要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有大范围栽种,番荔枝的种子是人们食用番荔枝果实后的丢弃物。

中药番荔枝子,记载于《广东植物志》,其味苦,性寒,归心、肺、肝、肾、脾经,具有消积杀虫、清热解毒、解郁、止血等功效,主治恶疮肿痛、驱虫。

其含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因有较强的抗肿瘤效果,抗肿瘤效果为紫杉醇的40-300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番荔枝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摘要: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inn. 为番荔枝属植物,民间常作杀虫药、驱虫剂。

从番荔枝分到的化学成分为内酯类、萜类、生物碱、环肽等,其中内酯类化学成分占多数。

番荔枝具有抗肿瘤、杀虫、抗菌等生物活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1、提取:以SPF法提取番荔枝子,得到番荔枝总内酯,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依次洗脱,得到不同部位,用keed显色反应比较其内酯含量,取总内酯含量较高的Fr. 11部位进行分离。

2、将Fr. 11部位的浸膏称重,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后用ODS开放柱并结合半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

3、确定结构类型:采用现代手段(如UV、IR、1HNMR、13CNMR及MS)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并参考各类化合物的光谱规律特征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明确化合物的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2022年3月 查阅文献,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2022年3月-2022年4月 番荔枝子Fr.12初步分离2022年4月-2022年5月 对初分的不同流分进行细分,使用中压快速制备和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并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的光谱手段对结构进行解析。

2022年6月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5. 难点与创新点

番荔枝(Annona squamosa)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番荔枝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有大范围栽种,番荔枝的种子是人们食用番荔枝果实后的丢弃物。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本文对番荔枝科中番荔枝属(Annona) 番荔枝(Annona squamossa)种子的有效部位总内酯部位进行了系统分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