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并且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进一步塑造中国的大国风范。翻译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在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其他国家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转化的过程,更是要让读者理解接受的过程,因此,译文的可读性也是重中之重,译文的可读性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广度与接受程度,也关系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走出去的效果。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明著”之一,是流传度最广、普及度最高、外域改编最多,经济产值最强的名著。《西游记》所渗透的中国文化也得以较完整的保留、较丰富的解读,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更加推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在世界文化欣欣向荣的背景下,对《西游记》的不同译本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西游记》不同译本的优缺点是什么?不同译本针对的读者又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本课题基于语料库,采用可读性指标作为评价方法,对《西游记》的四个不同英译本进行分析,选取的译本分别为詹纳尔、韦利、余国藩、蓝诗玲译本。本文希望通过对这四个译本的可读性对比分析研究,分析出不同翻译方法对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得出提高译本可读性的具体方案,进而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研究内容:基于语料库,通过Readability Studio、Antcanc、PowerGreat4等软件,对《西游记》的四个英译本译本展开数据对比分析。选取的译本为詹纳尔、韦利、余国藩、蓝诗玲译本。通过软件对这四个译本的分析,得出这四个译本的可读性差异,进而分析研究这四个译本的流行度差异与流传度差异。
预计解决的难题:通过对这四个译本的可读性对比分析研究,分析出这几个译本在词汇、语法、可读性公式这三个层面的具体差异,进而得出不同译本的可读性结论。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查阅文献,搜集《西游记》的不同译本,了解它们的流行度;确保译本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使用Readability Studio对不同译本进行可读性分析,研究可读性差异对这些译本传播所造成的影响。
技术路线:
1.搜集资料: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和期刊著作等资源,搜集资料,研究分析,确立研究方向。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掌握了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2、具有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的能力;
3、具有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英汉谚语的不对等现象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
- 从翻译历史观看葛浩文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大片片名翻译开题报告
- 近十年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开题报告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美妆品牌名称零翻译分析开题报告
- 论林纾小说翻译中的豪杰译现象——以《黑奴吁天录》及《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开题报告
- 建筑工程英语学习策略初探Learn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English开题报告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开题报告
- 宗教感觉的开花结果:艾略特信仰改变前后 Flowering of Religious Sense: Before and After T.S. Eliot’s Conversion开题报告
- 浅谈中美贸易战中各自英文用语的不同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