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ony and Don Shelly ’s Spiritual Growth in Green Book开题报告

 2023-03-09 01:06: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是最严重的。黑人常常受到白人的岐视和迫害。在1962年,美国再次掀起了一次白人至上运动的小高潮,于是美国一名黑人邮递员维克多#8226; 雨果 #8226;格林 (Victor Hugo Green)编写了一本黑人出行专用指南,这本指南注明了哪些旅店和餐厅给黑人提供入住和就餐服务,如果黑人走进了白人专属的场合,有可能被活活打死。这本出行指南的名字“Green Book” 即《绿皮书》。《绿皮书》这部电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美国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及其雇佣的意大利白人司机兼保镖的一段真实旅途故事改编。张宁,李君娴在“从《绿皮书》看当下美国黑人的处境”中从各方面分析《绿皮书》中的一些细节,发现黑人在影视中乃至社会上的处境依旧艰难,只不过是明面上的歧视转移到了隐性歧视。宋颖在“《绿皮书》:刻板印象与现实身份错位中的人性温情 ”中提出两人身上各自展现出的白人和黑人形象与传统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两个形象错位的人从彼此不满到彼此适应并尝试改变直至最终消除偏见彼此接纳,让观众从种族歧视到倡导种族平等。王培婷在“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以电影《绿皮书》为例”中表示世界各国、各种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差异,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会因为受到所处文化背景的影响,继而产生一些刻板印象。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随着对其他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刻板印象会被强化或者弱化,从而导致一些误会的产生。《绿皮书》中的唐谢利与托尼,两人种族,性格,教育完全不同,在美国南方开展了音乐巡演之旅,代表两个完全不同身份的两人在此旅途中明显展现出精神成长变化过程。二人悲喜交加的经历使得他们跨越种族鸿沟建立起特殊的友谊,给受众展示一幅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身份画卷,现实主义品格的背后蕴含了创作者的理想情怀,凸显了对种族问题的关切和思考。

目的:该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发生于1962年的美国纽约。而在1965年之前,美国的种族歧视是受到官方允许的,南部一些州区甚至公然将种族隔离写进了《吉姆克劳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黑白人种之间相互仇视,但黑人们毫无尊严。男主之一唐谢利便是为了赢回黑人的尊严,才冒险南下巡回演出。本论文通过具体描写唐谢利与托尼两人在旅途中的精神成长变化,揭露种族歧视的现实,并倡导种族平等,拒绝种族歧视。

意义:在学术价值方面:奥斯卡热门影片《绿皮书》不负众望,最终凭借5项提名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3项大奖,成为第91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绿皮书》也是美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书,不管在影视剧本方面还是现实社会文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简单概括绿皮书的具体内容以及选择绿皮书作为论文研究对象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绿皮书》重点讲述了美国著名黑人钢琴家唐同自己的专用司机托尼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南部九城巡演。在通往美国南方巡演的旅途中两人肤色和文化修养上的反差,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背后有关于种族、阶级的问题也逐渐呈现。本文通过电影中两位个性鲜明的黑人、白人形象的分析,揭示其背后所呈现出的不平的种族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学意义。第二部分具体分析《绿皮书》中,两个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相遇后发生的具体事例以及通过这次旅程后两人的心理成长变化。托尼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种族歧视的白人形象,虽然身体健壮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没有文化素养。而谢利是一个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黑人钢琴家,与刻板印象中的黑人完全相反。在美国南方开展了音乐巡演之旅,代表两个完全不同身份的两人在此旅途中体现了精神成长变化。第三部分讲两人性格不同的具体原因和社会背景,具体分析两个人物代表两种不同的背景,社会,身份,阶层。第四部分进行总结,并呼吁人们拒绝种族分离,拒绝种族歧视,拒绝种族隔离,倡导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预期目标:希望本论文能够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托尼和谢利的性格特点,并分析两人在这次旅途中的精神成长变化,真正能够使人们消除种族歧视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整体流畅完整,专业性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本论文题目就是《绿皮书》中谢利和托尼的精神成长分析,主要就是对比分析两个人处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完全不同的肤色、性格、文化,代表两个完全不同身份的两人在此旅途中明显展现出精神成长变化过程。两位个性鲜明的黑人、白人形象的分析对比,揭示其背后所呈现出的不平的种族关系,对比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对比,谢利和托尼两个人物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研究步骤: 1、调查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后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2、确定目的意义,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3.确定论文题目,分析论文思路,确定论文重难点4.写论文5.根据相关格式要求进行格式修改,以严谨态度审视修改自己的论文,通读全篇时也要注意行文的思路与结构,乃至每一个标题、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每一个词。

4. 参考文献

[1]陈宇蝶.从影视作品中看美国形式主义下的反种族歧视——以《绿皮书》为例[J].戏剧之家,2019(22):111.

[2]黄凯伦.《绿皮书》:文化符号权力斗争下的黑白二重奏[J].大众文艺,2019(06):170-172.

[3]鞠薇.“神奇黑人”和“白人救世主”——电影《绿皮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种族关系呈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4):69-7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