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3年“余额宝”的登场作为开端,在此之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贷款等新的互联网金融形态相继出现。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互联网金融浪潮开始席卷中国,中国的传统银行业因此受到不小的冲击。近年来,我国面临着大量资金流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问题。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央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了新监管政策,要求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的涨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我国传统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压力得以减缓。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市场利率的波动性这一难题导致银行业想要通过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率差进行稳定盈利已经不再现实,加上中国的多数家庭通过互联网金融有更多的资金来源,将现金存入银行已经不再是我国家庭金融的唯一选择。
近年我国的上市大型商业银行的年度报表中,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显然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来源,在传统业务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大大加强。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年度报表中中间业务在营业收入总额中占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数据相比,显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中间业务收入上升的趋势会大概率继续维持下去。
在我国的商业银行重视中间业务发展,创新中间业务产品的过程中,2018年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事件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暴露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风险把控不足,缺乏专业知识人才等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我将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拟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
写作提纲:
一、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在《多元化战略》一书中,作者Ansoff首次提出了多元化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中间业务。国外商业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国内相比起步早,发展时间长,因此更加成熟。国外的许多研究者发现了中间业务和银行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Khambat与Hirche(2014)研究日本20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得出银行应对中间业务特别是其中的金融衍生品加强风险控制。Shim(2013)研究认为中间业务有利于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并能加强银行的经营风险承受能力。还有部分国外研究者指出了一些影响银行中间业务的因素。Waqi(202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中间业务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性以及发展效益等影响关系。
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月:根据选题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
2月:搜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整理归纳,把这些作为基础,结合论文提纲形成论文框架。
3月:翻译英文文献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金环,解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8):76.
吕雅婷.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No.659(33):17-1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