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状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在对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省市的调研基础之上,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农户的视角出发,研究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以及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和真实意愿,分析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立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相关制度的设想和政策。
(二)研究内容 1 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本课题一方面,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将对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
调研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将以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的形式展开,调查闲置与流转的农村宅基地的特征如宅基地面积(包括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大小、地理区位、宅基地农户的非农就业、户主的文化程度、宅基地的产权状况等因素详加分析,为探讨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流转治理的对策措施打下基础。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利用的思路,其具体方法如下:(1) 实地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以收集第一手数据,包括宅基地面积的大小,户数,房屋的状况,农户对宅基地、宅基地流转的认知和真实意愿,个人家庭社会影响因素等等。
问卷是调查研究的直接采样方法,通过设计合理而全面的调查问卷进行多范围、多人次的说明和采集,并采用有效的简单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
除了文字记录和研究外,口头的相关调查和研究更具有真实性,能够获得一些问卷调查所不能反映的信息。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角度上的创新:目前,国内外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术界已经对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目前研究的视角与体系相对分散和零碎,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相对来说,本课题将视角缩小到农户,更加贴近农民权益,丰富研究体系。
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研究采用量化的方法来研究,综合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法、经济计量学等多学科理论来研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农户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治理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提供科学详细、有针对性的理论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见附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