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期高温对水稻植株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0 08:14: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有1/2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其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面积的27%,而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3% [2]。

因此,水稻的高产稳产在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研究的目标(1)明确开花期不同高温处理水平对水稻碳氮代谢变化的规律;(2)明确开花期不同高温持续时间对水稻碳氮代谢变化的规律;二、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1)研究不同高温水平和处理持续时间下水稻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2)研究不同高温水平和处理持续时间下水稻植株及各器官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规律;(3)研究不同高温水平和处理持续时间下水稻碳氮转运的动态变化规律;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开花期不同高温水平和高温持续时间对水稻碳素同化过程的影响。

2.开花期不同高温水平和高温持续时间对水稻氮素吸收过程的影响。

3.开花期不同高温水平和高温持续时间对水稻碳氮积累和分配过程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基于全自动人工气候室,实施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不同高温时期、高温水平、高温持续时间等处理的水稻盆栽试验,运用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方法,明确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

试验于2014年5月-10月在如皋市白蒲镇信息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216′N ,12045′E)进行,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壤土。

5月中下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到直径30cm,高35cm的塑料桶中,每桶3穴,每穴2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1)温度强度与处理持续时间互作对作物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报导不多。

(2)人工气候室控温模式模拟外界日变化并采用自然光照,较前人研究常用的恒温控制和模拟光源更加合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试验工作将于2014年5月展开,并于2015年2月底完成。

(1)2015年6月底-2014年10月下旬,在水稻开花期对其进行不同高温处理水平和不同持续时间处理,完成各个关键生育期的记录,测试水稻生长相关指标,采样获取各处理生物量并烘干磨样后作室内分析用,记录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

(2)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室内化学分析测定样品的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