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好的社会关系能否创造更多的收入”,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旦离开了社会这个群体,人就是去了最本质的属性。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分工合作进行生产,各司其职,生产各自的产品,然后将其在市场上售出,并购进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生产和交换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
正是因为有交换互动的存在,关系也就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交换环节,只要有社会存在,人际关系也必定存在,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共同构成了相对平衡稳定的社会关系系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是,好的社会关系能否创造更多的收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不同人群不同阶层的特定背景下,社会关系和收入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
提纲:首先对本文进行摘要;接着列出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然后将重点回归我国国情,描述中国普遍情况下社会关系和收入之间的显然关系;接着论述这种关系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分具体的人群和阶层,同时划分出本文所研究的几个人群类别;然后再对已经划分出的人群类别逐个进行解剖分析,并结合数据,分析建模等方式来强化本文所论述的观点;最后将前文所论述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相关研究:国内研究认为,中华自古便是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尤其是以血缘关系为导向的强关系,各种世家大族经过数代的努力培养出庞大的以血缘为导向的社会亲属关系网络,而以地缘为根基建立起的所谓老乡社会关系则是以地理位置亲疏而划分的社会团体关系网络,建立起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家族关系网和同乡关系网。主要分为,社会环境与亲少年的社会适应;社会关系与大学生就业;社会关系与农民工收入;社会关系与城市居民收入;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社会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资本,由个人或家庭以及各自的亲朋好友构成的社会关系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以及时交换信息,互通有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2月,拟定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文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至3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定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至4月,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充实论文。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社会资本理论与青少年研究[J]. 巫俏冰.青年探索. 2011(03)
[2]邓小平,刘思瑶,张向葵.家庭收入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家庭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06):793-80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