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抗力,严重的会影响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代表,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它的地理位置使其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从人类意义的角度来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是必要的,通过对自然灾害的预测与分析,提前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的惊慌,也就能减少因为心理原因而带来的双重损失,从而减轻人员伤亡;从经济意义的角度来看,分析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损失压制在可控范围内,一旦遭受破坏,也可用较短的时间进行经济复苏,使其再次充满活力;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如何面对它,又以怎样的方式面对是我们能否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研究自然灾害时所需要的各项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种植业信息网等,数据可得性强,为后期的论文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要建立的评估模型也较为合适,使得要分析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支撑,综合来看,数据可得性强,方法的适用性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自然灾害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主要的几种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利用受灾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以探究出具体是哪种自然灾害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重点选取多种指标(农作物产值、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省GDP、主要灾害带来的损失、造成的人口死亡等多种数据)对主要自然灾害进行评估,建立灾害评估体系,分析此自然灾害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影响了经济发展。考虑到自然灾害对经济系统其他方面也会造成连锁影响,于是针对探索出的主要自然灾害,选取居民消费支出、净出口、资本形成总额等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探究灾害发生与这些变量间的具体关系。最终为防灾减灾提出一些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现状:Ingmar Schumacher和Eric全方位深入地探讨了财富与灾害的关系,并且建立了面板数据集——风险指数,利用风险指数分析得出结论:影响财富与灾害这二者关系的因素是暴露的灾害风险即风险敞口。表明低风险国家的财富与灾害有一个负u形关系,而高风险国家的财富与灾害呈u形关系。
Irasema Alcntara-Ayala则站在预防自然灾害的角度,将地貌学与自然灾害密切联系,认为地貌学的影响具有破坏性的后果,而人类脆弱性是了解和探讨自然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重点研究了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及预防的重要。
Rebecca Hemingway和Oliver Gunawan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灾害伙伴关系的必要性,从理论层面提出建立伙伴关系的关键性。认为多个机构合作起来,才能共同有效的防治自然灾害以及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自然灾害及江苏省基本情况简介
2、数据、指标体系与理论方法
5. 参考文献
[1]李宏. 中国自然灾害与长期经济增长shy;—基于VAR与VEC模型的协整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
[2]罗德富,吴积善,田连权,冯水志. 广西的自然灾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灾害学,1989,(3) :23 – 31.
[3]李大鹏,王惠文. 偏最小二乘logistic回归在鄱阳湖洪涝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增刊),2003,(10) :132 – 13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