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8220;公民新闻#8221;这个概念在网络还未兴起时显得尤为陌生,但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在网络上兴起,#8220;公民新闻#8221;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个人得以最大化的参与传播活动,这为公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公民新闻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新闻活动提供了平台,扩大了公众的话语权,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民新闻也随之发展壮大,对社会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公民新闻给传统的新闻理论带来了创新,同时与主流媒体影响融合,对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新闻的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
本选题就是对移动互联时代公民新闻可持续额发展的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国外学界对于公民新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美国和韩国。
最先提出公民新闻的理论文章是《we the media》,台湾翻译为《草根媒体》。
作者对论坛、博客、等种种网络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列举了国内外各种真实发生的案例,说明媒介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对政治以及民主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查阅国内外有关公民新闻发展研究的文献,国内外众学者的相关论文、专著,以及国内外相关公民新闻热点事件等案例,对所要着手研究的公民新闻发展研究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与认识。
在对所搜集资料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论文作初步构思,构建主体框架,写出论文的目录,再在明确各级标题目录的指引下,填充丰富对应的研究探讨内容。
先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公民新闻发展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形成综述。
5. 参考文献
[1] 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与启示[J].国际新闻界.2006(01):60-63.[2] 刘锦锦.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3] 梁纪朋.公民新闻发展现状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8.[4] 蔡雯,郭翠玲.从#8220;公共新闻#8221;到#8220;公民新闻#8221;-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J].新闻记者,2008,8.[5]张成骕.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公民新闻的发展道路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6]Jeff Jarvis. Networked Journalism[OL].http://www.buzzmachine.com/2006/07/05/networked-journalism/.[7]Charlie Becket. The Value of Networked Journalism: New Report and Conference[R].6 June 2010.[8]Duffy. Networked Journalism and AI-Jazeera English: How the Middle East Network Engages the Audience to Help Produce News 2010[R].2010.[9]Newsrewird. Connected Journalism[OL].http://www.newsrewird.com/2011/10/06/10-lessons-learnt-at-newsrewird-connected-journalism.2011.[10]邵培仁,章东轶.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J].新闻界.2004(04):52-53.[11]韩鸿.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共享新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3):73-79.[12]王君超.微博的#8220;颠覆性创新#8221;[J].传媒.2011(4).[13]冯剑.播客传播中的公民新闻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9.[14]巨芳芳.新媒体时代下的公民新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2.[15]桂万保.失范或规范-公民新闻的隐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4-36.[16]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32.[17]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2-20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