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开题报告

 2023-01-14 04:48: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相当一部分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甚至面临破产的境地。实时的融资,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避免了大量员工的失业,有利于企业的重新崛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同时,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完成起步后,就到了扩大规模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资金就成了发展的最大颈瓶。实时的融资无疑就是给企业装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实现创新型国家之必需。小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小企业融资的社会条件

二.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和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企业的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美国经济学家大卫#183;戴兰德于1952年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下列三种方式建立的,即净收入法、净营运收入法和传统法,这是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58年所创立,即著名的MM理论。最初的MM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修正的MM理论(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是MM于1963年共同发表的另一篇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他们发现,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综合资产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最初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是资本结构理论中关于债务配置的两个极端看法。后来的学者对MM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断发展完善,引进了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及控制权理论。西方国家对非对称信息下的风险债务选择作了理论探讨,认为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高利润企业能有效地向市场传递信息,其模型的均衡取决于企业的价值与债务额度的大小。80年代以来,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是#8220;融资顺序理论#8221;。该理论认为各种融资方式的信息约束条件和向投资者传递的信号是不同的,由此产生的融资成本及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企业的融资决策是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林毅夫和李永军指出,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的融资选择与能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息息相关。

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在评介和引进国外融资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探索,但直到21世纪初,我国理论界对中小企业的讨论才初具规模,争论开始激烈,理论框架越来越明晰,内容也越来越充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月,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2月-3月,撰写论文初稿;

2022年4月,修改初稿,并接受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唐志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白钦先.薛誉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行障碍及对策思考[J]。财贸经济, 20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