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SE-based Study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开题报告

 2024-01-08 02:28: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CSE)于2018年正式发布,是第一个覆盖我国各个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学习和测评的能力标准,能促进学习者自评,确立学习目标(刘建达 2017: 4),旨在为我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提供统一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量表提供不同等级的外语能力描述,为各学 段英语教学和测评提供参考框架,发挥“车同轨、量同衡”的作用(刘建达,彭川 2017: 2)。刘建达,杨满珍(2021)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量表》中选取与课程匹配的描述语让学生对其语言能力进行自我评估,了解学生语言能力的强项和弱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或调整教学目标和重点。

听力作为英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是一个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口语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没有听力就没有口语,因此听力也是一个与众多调查和发展领域相互联系的领域(Michael 2011: 1)。不同的学者对 听力理解 这一术语进行了定义。根据Brown和Yule(1983)的说法,听力理解意味着一个人理解他所听到的内容。如果他通过听觉来学习文本,他就会理解它。Dirven和Oakeshott-Taylor(1984)将听力理解定义为教学方法的产物,并与语音理解、口语理解、语音识别和语音感知等术语相匹配。Rost(2002)和Hamouda(2013)将听力理解定义为听众参与构建意义的互动过程。听者通过声音辨别、以前的知识、语法结构、重音和语调以及其他语言或非语言线索来理解口语输入。根据Nadig(2013)的说法,听力理解是理解和理解口语的各种过程。这些涉及到了解语音,理解单个单词的含义,以及理解句子的句法。听力是语言课堂上最经常使用的技能,对学生的生活非常重要,因为它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被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尽管听力在外语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许多EFL课堂上,听力理解的教学却被忽略了。根据Oxford(1990)的研究,听力的发展速度比其他三种语言技能要快,它可以使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变得容易。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初中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现状,从中了解初中生在初一、初二和初三阶段的分别达到了何种水平,具体表现为达到了《中国英语能力量表》上的哪个等级,同时借鉴新课标,对比“量表”和“课表”对于初中声的英语听力要求有何异同,找到学生英语听力方面的优势与弱点,提出针对性的的教学设计建议。

第一部分是引言,这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丰富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为中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之后总体介绍本论文框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研究计划采用定量研究的方式,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根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制定标准化的问卷,短时间内客观真实地搜集到大量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现状的描述和评价。在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之后会进一步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对学生的询问,可以得知他们如何对自我英语听力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于自己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哪些方面的希望,以便于详细系统了解应用量表框架指导的英语课堂上师生的真实感受及诉求,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料来源。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 Buck, G. Assessing Liste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 Field, J. The changing face of listening[A]. In Richards, J. C. amp; Renandya W. A. (eds.).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An Anthology of Current Practice[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42-247.

[3] Flowerdew, J. amp; L. Miller.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