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于1957年由维京出版社出版,而在此之前杰克凯鲁亚克的手稿便吸引了马尔科姆利的注意力,也是他对这本书的出版作出了帮助。对这本书的出版,相关的争论立刻开始了。星期六评论》说这部小说是一本“令人晕眩的旅行见闻”,保守派的报刊谴责凯鲁亚克在“浪漫主义小说的最后哭泣”中赞美“粗鲁的”人物和“紧张纷乱的”犯罪分子。而《纽约时报》和《村声》却有所赞扬,评论者吉尔伯特米尔斯坦认为该书的出版是“一个历史事件...如同《太阳照常升起》比二十年代的扔河一部小说都更能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信仰申明一样,《在路上》将被奉为”垮掉的一代“。国外学者对杰克凯鲁亚克及其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三个方面:主题风格研究;传记研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主题风格研究中,约翰泰特在《崎岖的路线:lt;在路上gt;及其评论》中指出这本书描绘出“一种地下亚文化”,一种反叛的典范,指出了“我们所处时代一切都糟糕”。安查斯特评论《在路上》是“为这些时代反叛精神的呐喊”。伯纳德弗莱施曼认为垮掉运动违背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而杰克凯鲁亚克的传记有十本之多。著名学者安查斯写了关于凯鲁亚克的第一本传记,卡罗林卡萨迪的《不在路上:我与卡萨迪、凯鲁亚克及金斯伯格一起的日子》有尼尔卡萨迪的妻子所写,是研究凯鲁亚克的第一手资料。在社会影响方面,凯鲁亚克及“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作品被评论家认为是一场文化运动而不是文学运动。《在路上》更被安查斯特称为能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弗斯科特菲兹拉杰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列为美国的经典作品,被视为“为探索个人自由的主题和拷问‘美国梦’承诺”的小说。而国内对杰克凯鲁亚克及其作品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随着作品译介。例如李斯出版的《垮掉的一代》和文楚安的《垮掉的一代及其他》,多集中于对《在路上》“反叛”、“自由”、“在路上”等主题的研究。
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对《在路上》一书中“垮掉的一代”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其文化内涵。通过对背景环境的分析及文本的研读, 分析以萨尔、迪安为代表的在路上的一群蔑视权威、世俗传统的青年人,在这些表象背后存在的精神内涵。分析他们是如何表达自我、追求精神自由、探寻新的信仰以及对垮掉的一代运动的思考。
研究意义:人们往往只看到垮掉派小说反叛、疯狂的一面,然而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和其他“垮掉的一代”他们在路上的旅程触动到众多美国年轻人的心,他们在旅程中寻求精神信仰,每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垮掉的一代”真的是没有希望的一代吗?他们在反叛的外衣下的深刻的忏悔意识。本课题希望通过分析《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的人物形象以及一些细节来找到答案。而在这些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垮掉一代或青年人也有着一些积极意义,引起他们对人生、精神信仰的思考。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第一部分通过文本分析解析《在路上》书中叙述者萨尔和他的朋友迪安等的人物形象。 第二部分探寻他们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意义:极端的生活体验是对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信仰的探寻。 第三部分论述他们对垮掉一代运动本质的思考。
预期目标:本课题希望通过了解杰克凯鲁亚克及“垮掉一代”运动相关背景资料和对文本的细读来深入理解书中“垮掉的一代”的人物形象、精神内核与信仰,同时也对凯鲁亚克及垮掉派的文学作品有一些深入了解,试图能走出对《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的片面解读,对他们有更加理性的评价。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课题首先会对《在路上》进行文本细读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解析书中人物的形象;其次从文化视角,结合文本创作的背景信息,例如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家庭环境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社会环境来解释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
研究步骤:在本论中每个部分是呈递进式的逻辑关系。由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窥探到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来发现他们的的所作所为背后的内涵及意义,而这些内涵意义正是人物对垮掉一代运动本质的思考的体现。在这三个部分中,会用到举例、引证、因果等方法来支持每个论述内容。最后再做小结。
4. 参考文献
1)Amburn,Ellis. Subterranean Kerouac: The HiddenLife of Jack Kerouac[M]. New York: St. Martin's Griffin, 1999.
2)Charter,Ann. Kerouac A Biography[M]. New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4.
3)Fleischmann,Wolfgang Bernard. 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M].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1974.
5. 工作计划
1 | 第八学期 1- 4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2 | 5-14周 | 学生撰写并且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
3 | 15-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4 | 16-17周 |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
5 | 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英汉谚语的不对等现象及其翻译策略开题报告
- 从翻译历史观看葛浩文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大片片名翻译开题报告
- 近十年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开题报告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美妆品牌名称零翻译分析开题报告
- 论林纾小说翻译中的豪杰译现象——以《黑奴吁天录》及《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开题报告
- 建筑工程英语学习策略初探Learning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English开题报告
- 《加勒比海盗》:场景构建出的不完美Scene Construction of Imperfectio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开题报告
- 宗教感觉的开花结果:艾略特信仰改变前后 Flowering of Religious Sense: Before and After T.S. Eliot’s Conversion开题报告
- 浅谈中美贸易战中各自英文用语的不同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