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设计(论文)的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向着层数更多、设备更完善、功能更齐全、技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建筑给排水工程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给排水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层建筑有别于低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振动源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给排水各系统的良好工况,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功能要求。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毕业设计任务
(一)本次毕业设计任务包括英文给排水专业技术资料笔译(原文由指导教师提供)内容包括:
① 芜湖某小区给排水规划设计,包括小区内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污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的设计。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及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查阅相关给水设计资料、规范和期刊,外文资料查阅、翻译。
2、明确设计任务书,收集芜湖暴雨强度、市政服务水压等所需资料,研究芜湖市小区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的常用设计方案,为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做准备。
3、整理资料后做初步设计,拟定方案,进行多方面(技术、经济、安全等)比较,优化设计。请教指导老师,选定设计方案或对原选定方案略作修改。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根据设计内容给出概算书,并给出毕业设计成果的初稿并上传系统。请教指导教师,讨论设计图及设计合理性,进一步完善设计。
5、成果定稿后按照制图要求完善设计图,完成CAD制图部分及手绘制图部分,打印并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外文翻译),完成设计成果的定稿,上传系统,并由指导老师审阅。
6、整理所有设计相关成果,完成毕业设计的纸质材料,准备毕业答辩。
设计方案:
根据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现行可行和常用的方案有:A、无负压供水方式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大大节省能源消耗,避免对水的二次污染,大大节约占地、投资和运行费用,易维护和管理。缺点:供水安全性差,一旦市政管网停水,水会供应不足。B、变频泵并联分区给水方式 各给水分区分别设置水泵或调速水泵,各区水泵调节各区的水量与水压。优点:可保持给水系统恒压,且体积小占地少,节省能源。缺点:主要表现为成本较高。C、水泵、水箱,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优点:水泵数量少,设备布置集中,水量较小时,可以采用水箱直接给水,减少水泵启闭次数,而且不需要较大的给水泵房。缺点:水先进入屋顶水箱,易造成水质污染,水压损失大,耗能。对结构要求高。D、变频泵减压分区给水方式由一组水泵通过立管向各层供水,利用减压阀对一个分区进行减压以满足该分区的水压要求。优点:供水可靠,减少水箱占地面积,机组数量较少,设备成本低。缺点:涉及到先加压再减压,存在能量的浪费。
管网布置方式
名称 | 特征及使用范围 | 优缺点 |
下行 上给式 | 水平配水干管敷设在底层 (明装、埋设或沟敷)或地下室天花板下 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利用 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采用这种方式 | 图示简单,明装时便于安装维修,最高层配水的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 |
上行 下给式 | 水平配水干管敷设在高层天花板下或吊顶内, 对于非冰冻地区,也有敷设在屋顶上的, 对于高层建筑也可设在技术夹层内 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 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这种方式 | 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高 安装布吊顶内的配水干管可能因漏水、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要求外网水压稍高一些,管材消耗稍多一些 |
环状式 | 水平配水干管或配水立管互相连接成环, 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 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 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 | 任何管段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通畅,水头损失小,水质不易因滞留变质,管网造价较高 |
对以上供水方式的综合考虑,同时应优先考虑供水安全性以及长期运行经济性,供水的安全稳定性,随着减压阀设备质量的越来越完好,以及节能等、投资少等明显优点,减压阀广泛应用于现代供水技术,故本设计采用水泵水箱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上行下给。
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系统按排水水质可分为污废合流和污废分流两种:
①污废合流:建筑物内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后排至建筑物内处理构筑物和建筑物外。
②污废分流:建筑物内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别排至建筑物内处理构筑物和建筑物外。
本工程采取污废分流排水系统。
本设计卫生间排水系统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系统,厨房及阳台采用伸顶通气排水系统。
污水出户管埋设在地下0.6 m,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建筑生活排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高度、抗震要求、防火要求及当地的管材供应条件,因地制宜选用。管材选用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1条要求:建筑物内排水管道应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及管件或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及相应管件;压力排水管道可采用耐压塑料管、金属管或钢塑复合管。
故本设计中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管,出户管采用排水铸铁管,压力排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
各屋面雨水系统的特点
特点类别 系统类别 | 87型雨水斗 雨水系统 | 虹吸式雨水斗 雨水系统 | 重力流雨水斗 雨水系统 |
管网设计流态 | 气水混合流 过渡流态 | 水一相流 有压流态 | 水流和气有分界面 无压流态 |
雨水斗型式 | 65斗、87(79)斗等 整流、顶板隔气 | 虹吸斗 整流(反涡流)、 面板隔气、下沉雨水斗 | 自由堰流式 不整流、无隔气 |
雨水斗形成封闭流的屋面水位 | 中 | 低 | 高 |
对超设计流量雨水的处置 | 系统预留余量排超设计流量雨水,且考虑应对措施 | 超设计流量雨水无法进入系统,依赖溢流设施排除 | 要求由溢流设施排除 |
服役期间可能经历的流态 | 重力流、过渡流、 甚至有压流 | 重力流、过渡流、 有压流 | 重力流、过渡流 |
设计流量数据 | 主要来自试验 | 公式计算 | 公式计算,但正在根据实践修正 |
屋面溢流频率 | 小 | 大 | 小 |
雨水斗之间标高位置要求 | 介于后二者之间 | 严格 | 宽松 |
水力计算 | 简单 | 复杂 | 简单 |
管材承压 | 要求能承受正压和负压 | ||
占用室内空间 | 中 | 少 | 多 |
管材耗用 | 介于后二者之间 | 省 | 费 |
系统造价 | 低 | 高 | 较低 |
屋面雨水排除应优先选用既安全又经济的雨水系统。雨水系统应迅速及时、有组织的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地面或管渠。建筑屋面一般应采用65、87型雨水斗屋面雨水系统。
4.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5-2019
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版)
5. 工作计划
1~2 周 毕业实习,加深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3周 外文技术资料查阅及翻译,熟悉设计资料(主要是建筑设计图纸)、准备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规范、标准图集、设计手册、相关书籍等)。
4~5 周 进行各给排水系统方案设计,完成后交由指导老师审阅,改进直至再审通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