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7 01:13: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每个社会中参与工作的人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便是收入,收入是一个人的经济来源,用于维持生活与财富积蓄,而每个人的劳动所得是不一样的,即每个人所获得的收入是不同的。

与此同时,每个人对于自己工作的回报是有一个心理预期的,而实际所得收入是否达到了这个心理预期,就是我们所说的收入满意度。

收入满意度,顾名思义便是对自己收入的满意程度的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根据CGSS中对于全国居民收入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得来,首先通过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数据中的样本人群的不同分类进行对比,统计其在收入满意度上的差距,再从中找出影响收入满意度的几个明显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状况、社会因素和收入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收入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随后,根据学术界在收入满意度方面的相关理论对上述各因素对收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说明,从需求理论,比较理论和人格喜好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从几个方面对症下手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满意度,从收入方面,经济方面,工作环境方面社会环境方面等进行对应方面的改革,来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满意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在七十年代之后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体分为了三个方面: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方向。国内外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会更加在意于生活质量意义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其中1999年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价,从总体生活满意感、具体领域满意感和正负向情感这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其他的大部分心理学家们更加在乎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他们认为幸福感是某段时间内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比例决定,若积极情感远大于消极情感,则可以认为他们是幸福的,其中MC Jones在1996年提出了短期情感体验并不能较好的反映居民整体的幸福感,应当从长期整体的角度进行评估,两方面同时入手对居民幸福感进行评估。Ryff CD在1995年则认为心理发展才是对幸福感影响较大的因素,除了幸福体现于快乐之外,也要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带来的身心全方面的愉悦。而收入满意度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逐渐受到学者专家们的关注。R Centers在1946年对英国工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收入满意度与工人的当前收入水平相关度越高,同时也与受访者的职业有所关联。其中HC Ganguli在1957年提出收入满意度与期望收入高度相关,SK Klein在1966年的研究表明,收入满意度则被认为与受教育程度有所关联,WW Ronan在1973年则认为实际工资与收入满意度的相关系数较低。其中最重要的则是HJ Shapiro在1978年对影响收入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筛选得到了六个影响因素较为显著的六个方面:工作强度,工作表现,实际收入,社会阶层,过去收入,社会比较。在70年代之后,对收入满意度有明显影响的三大系统理论逐渐形成:需求理论,比较理论和人格理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根据CGSS中对于全国居民收入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得来,首先通过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数据中的样本人群的不同分类进行对比,统计其在收入满意度上的差距,再从中找出影响收入满意度的几个明显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状况、社会因素和收入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收入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随后,根据学术界在收入满意度方面的相关理论对上述各因素对收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说明,从需求理论,比较理论和人格喜好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最后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5. 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傅红春,罗文英.上海居民收入满足度的测定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62-67.

傅红春,张贤.收入满足度差距的国别比较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8(6):106-115.

李春玲,魏中龙.北京市农村居民收入满意度构成要素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3):42-46.

罗文英,陈建,傅红春.公平性指标:从基尼系数到收入满足度差距[J].当代财经,2007

(11):5-10.

郑方辉,隆晓兰.基于绩效评价的收入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 2007 年广东省为例[N].武汉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585-591.

Adam JS.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J]. Journal of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67, no 5, 1963: 422-436.

BrrunsteinJ,SchultheissO.Personalgoalsandemotionalwell-being:Themoderatingroleof

motive disposi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1998.

CentersR.Incomesatisfactionandincomeaspiration[J].The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

Psychology, Vol 41(1), Jan 1946: 64-69.

Clark AE, Eric A. The Joneses in Japan: Income Comparisons andFinancial Satisfaction[C] .ISER

Discussion Paper ,March 14,2013,No. 866.

ClarkAE.Whatreallymattersinajob?Hedonicmeasurementusingquitdata[J].Labour

Economics, 8: 223-242.

Cook KS. Expectations, evaluations and equity[J]. 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0(3), Jun

1975: 372-388.

Costa PT, McCrae RR.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38):668–678.

Das P, Bhadury B. Pay satisfaction of Ramp;D personnel in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The role of

career comparison process[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Management Research. Volume 8,

Issue 2, Autumn 1997: 171–186.

DienerE,FFujita.Resources,personalstrivings,andsubjectivewell-being:anomotheticand

idiographicapproach[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68(5),May1995:

926-935.

DienerE,SOishi.Moneyandhappiness:Incomeandsubjectivewell-beingacrossnations[M].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2000

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ThreeDecadesofProgress[J].PsychologicalBulletin125:

276–302.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95, No. 3: 542–575.

Diener E. Incom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ill Money Make usHappy[C]? unpublished pap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99.

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J].TheScienceofHappinessandProposal forNationalIndex

AmericanPsychologist,20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