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ldflow的后盖注塑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2023-12-11 08:22: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塑料产品从设计到成型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塑料制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加工制造和模塑生产等几个主要方面,它需要产品设计师、模具设计师、模具加工工艺师及熟练操作工人协同努力来完成,它是一个设计、修改、再设计的反复迭代、不断优化的过程。

传统的手工设计、制造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正在各方面取代传统的手工设计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需要非常仔细地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料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后盖注塑模具成型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2、运用UG、MoldFlow等软件完成模具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塑料制品发展概况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塑料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由于其有成本低廉、抗腐蚀能力强、可塑睡强、还可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降低原油消耗等无可替代的优点,自发明之日起就广受欢迎,随着加工工艺的进步和技术的突破,塑料制品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最重要的必需品。塑料模具工业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早在7年前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塑料制品在汽车、机电、仪表、航天航空等国家支柱产业及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轻量化及美观和手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塑料制品要发展,塑料模具是塑料零部件及其制品行业的重要支撑装备,那么必然要求塑料模具随之发展。绝大部分塑料制品的成型都依赖于塑料模具,因此塑料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塑料模具行业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汽车、家电等主机行业快速发展,产能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塑料零部件使用比例持续上升,直接推动了我国塑料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制品成形的方法虽然很多,其主要方法是注射、挤出、压制、压铸和气压成型等,但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塑成形,世界塑料模具市场中塑料成形模具产量中约半于塑料产品应用前景可观,更新换代较快,也就要求注塑模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注塑模国内外发展现状模具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被誉为'工业之母'。模具行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模具工业的产值在国际上排名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国内的模具生产厂已超过17000家,从业人员达50万。我国在注塑模具的量和质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我国最大的注塑模具单套重量己超过50吨最精密的注塑模具精度己达到2微米。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6m/ min 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在 CAD / CAM 技术得到普及的同时, CAE 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以 CAD / CAM / CAE 一体化得到发展,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汽车等工业快速发展,使注塑模的发展迅猛。整体来看我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3我国注塑模具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10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CAD / CAE / CAM 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等。特别在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技术上存在明显差距,这些类型模具的生产能力也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而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目前我国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日、德、美等国家落后许多。我国的模具行业虽也已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3.1产品质量不高当前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国外模具企业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国内模具总量中属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只有30%左右,国外在50%以上。国内模具生产厂家工艺条件参差不齐,差距很大。现代模具工业早已走出以前手工制模的时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实现了无图化生产,通过电脑输入数据加工制作模具。我国不少厂家由于设备不配套,很多工作依赖手工完成,严重影响了精度和质量。受售价限制,国产模具多采用2Cr13和3Cr13材料,再作精密热处理,而国外则采用专用模具材料 DINI 、2316,其综合机械性能及抛光亮度均明显优于国产材料。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国产模具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3.2供给不均匀我国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市场利润空间狭小;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我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在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其模具产值约占全国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3.3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不高贯彻模具标准,采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有效提高模具质量,而且能降低模具生产成本及大大缩短模具生产周期。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采用:模具标准件可使企业的模具加工工时节约25%--45%,能缩短模具生产周期30%--40%。随着工业产品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快周期生产的发展,为了提高市场经济中的快速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模具生产周期显得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模具标准化的意义更为重大。许多模具企业观念落后,模具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大多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3.4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规格,都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另外现产业能耗大,产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更是我国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4我国注塑模具发展方向

我国的模具产品将向大型,微型,精密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模具成型零件日渐大型化和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发的'一模多腔'造成了模具日趋大型化,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医学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零件微型化及精密化,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Ixm以下。另外多功能复合模具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型多功能复合模具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专业设计或者论文,从中学习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曲面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完成基本的知识结构,从工厂或者设计课题相关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学习,并且进行开展相关研究,参考实际中的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实际操作中会出现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同时,请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指导与评议,指出不足之处,找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将不合适的设计以及设计中的失败解决。

绘制三维实体零件建模:根据零件尺寸大小和材质方面因素设计计算模具成型部件的结构和尺寸,用三维设计软件UG NX设计出整体的模型。

关于流动分析:利用MoldFlow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进行填充、保压、冷却和翘曲分析,对注射成型的每一项均设定多值,进行比较分析,完成了对浇注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成型工艺的设定和优化,克服了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和瑕疵,有效地降低了翘曲量,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3.1.2——2023.1.15 完成译文翻译,查阅文献,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传到毕设网。

2023.1.16——2023.2.5 指导老师审核译文和开题报告,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完成修改。

2023.2.6——2023.3.19 按照开题报告的方案,开始毕设课题的计算及设计。需要非常仔细地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料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后盖注塑模具成型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绘制这2图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其画法与一般机械制图绘制的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只需要清楚地表达出模具成型制品的形状,浇口位置等。通常主要工作零件加工周期长,加工精度高,需要首先绘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