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心理咨询服务模式受限于时间、空间和人力成本等因素,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咨询需求。
在此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动了心理咨询服务模式的变革,云心理系统应运而生。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云心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国内方面,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探索云心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例如清华大学的“幸福科技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与教育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一些企业也开发了一些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例如壹心理、简单心理等。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将针对云心理系统WEB端的设计与实现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分析不同用户群体(例如普通用户、心理咨询师、管理员)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
功能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例如用户注册登录、心理评估、在线咨询、数据分析等。
非功能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等级、易用性等非功能需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需求分析法、系统设计法、软件开发法、测试评估法等,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云心理系统的概念、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研究热点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需求分析阶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目标用户进行需求调研,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
3.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确定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个性化心理评估:传统的心理评估量表往往较为单一,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本研究将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个性化心理评估功能,根据用户的基本信息、测试记录等,推荐合适的量表,并生成个性化的评估报告。
2.智能化咨询匹配:传统的咨询匹配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效率较低。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路,郭树强,王林章,等. 面向心理健康服务的“互联网 ”研究与展望[J]. 中国数字医学,2017,12(09):1-4 9.
2. 黄欣,祝一飞,张震宇,等. 心理测评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1,42(09):2580-2586.
3. 刘振,马建仓,潘晓华. 基于B/S架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21,43(S1):464-47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