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2 03:37: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电动自行车因其价格低廉、方便灵活、低碳环保等优点,成为我国大中城市部分居民日常出行的最佳选择。我国成为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出行需求为电动自行车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但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交通安全问题。由于电动自行车存在车流量大、使用不规范、通行秩序差等原因,电动自行车有更严重的事故风险,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因此,在当前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分析电动自行车危险骑行的影响因素具有急迫性和重要性。

研究意义:本文试图从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研究方面出发,在分析电动自行车主要交通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从用户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分析用户发生危险骑行行为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降低事故风险。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对现有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补充。研究我国电动自行车危险骑行的影响因素问题能够加快国家制定相关规定与政策,推动交通安全制度的完善,为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搜集电动自行车用户的危险骑行现状,以及电动自行车危险骑行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二元概率模型进行数据测试,指出我国主要的电动自行车危险骑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与西方欧美国家的危险骑行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从驾驶人、道路、管理等的角度提出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针对性预防对策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电动自行车总量为2.5亿辆,出口额达14.4亿美元;201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总量已增长至近3亿辆,全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为3609.3万辆。电动自行车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通勤工具。但是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2011年和2016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分别为10347起和17747起,5年间死亡人数增加了71.52%。

张志勇等(2015)研究北京市信号交叉口的过街行为发现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信号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事故数据总量的54.18%。王曼丽(2010)对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特性进行分析,将用户的反应过程进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比普通自行车快,这种驾驶环境的复杂性超过了用户的危险处理能力,他们的反应能力跟不上环境的变化,更容易产生危险骑行行为。在加强交通管理方面,马国忠(2006)等通过对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试验的研究和电动自行车安全度的分析,提出有限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其他建议措施包括限制电动自行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以实现源头控制、开展自行车技能培训和评估、实施年检以及确保车辆安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月1日—2022年1月15日:查阅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

2022年1月16日—2022年1月31日: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022年2月1日—2022年2月28日:完成论文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张志勇等.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忍耐时间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15(06):213-219.

2.Du, W.; Yang, J.; Powis, B.; Zheng, X.; Ozanne-Smith, J.; Bilston, L.; Wu, M. Understanding on-road practices of electric bike rider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a developed city of China. Accid. Anal. Prev. 2013, 59,319–326.

3.Guo, Y.; Liu, P.; Bai, L.; Xu, C.; Chen, J. Red light running behavior of electric bicycl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n China. Transp. Res. Rec. J. Transp. Res. Board 2014, 2468, 28–3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