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它地域辽阔,南北跨度较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由南向北的梯度递减,区域经济差异日趋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话,将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江苏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江苏省历年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吸取国内外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成果,来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从区域因素、政策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来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将面临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区域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内涵。
2.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1)江苏省区域经济概况。(2)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苏中、苏南、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的差异。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赖宾斯坦的#8220;临界最小努力#8221;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打破非均衡发展状态,从而达到经济持续增长。
内尔森的#8220;低水平均衡陷阱#8221;理论,说明在欠发达国家中存在人均收入低水平重复轮回的现象。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提出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使得资本投入额不足和储蓄率较低成为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提出可以通过平衡增长方式来走出这种恶性循环,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和提高投资诱力。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7-11-10,完成选题工作;
2017-11-30前,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18-3-18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88.
[2]傅吉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6.
[3]曾绅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M].中国软科学,200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