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6 10:48: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得益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以及劳动力、资源等相对要素禀赋优势,中国迅速嵌入全球分工体系,出口贸易规模急剧扩张并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虽然我国贸易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集成电路、通讯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行业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及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现实困境,亟需转型升级。由于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融资体系成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广大中小企业面临规模小、竞争力弱以及所有制歧视等原因,难以获得大型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融资约束问题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对本地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支持,从1995年起,国务院采取分期、分批试点的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探索设立地方商业银行,并于2006年后允许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地方金融机构通过为中小企业开展特色化金融服务、创新其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利用其地缘优势,积极与本地企业建立金融共生关系,迅速扩大其机构数量与资产规模,不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1年6月,全国共有131家城商行,1569家农村商业银行,26家农村合作银行,634家农村信用社,1642家村镇银行,4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地方金融已经初成体系、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自加入WTO以来制造业出口连续多年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制造业企业从事贸易活动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生产,并且为提高出口市场竞争力,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因而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但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存在贷款偏差等现象,倾向于扶持大型国有企业,而忽视了地方民营以及中小型企业。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加大对地方金融的支持力度,旨在引导地方金融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制造业发展、推动发展转型。地方金融发展提高了制造业获得银行信贷的可能性,从而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课题着重研究地方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是对现有有关金融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相关理论的有益补充,同时对于新时期我国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促进制造业对外贸易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分析地方金融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地方金融对制造业出口的积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引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关于我国地方金融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金融发展对我国出口影响的研究。王欣、田文(2021)分地区分析了经济不确定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出口的影响,发现金融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有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汪发元等(2018)认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加速长江经济带科技市场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吴敏灵、胡朝举(2021)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广东金融中介规模、金融中介效率长期和短期上对其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发现金融中介规模不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对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但金融中介效率对出口贸易则有显著负影响。刘威等(2018)基于产品技术含量的出口复杂度指标测算我国制造业26个行业的出口复杂度,对金融发展影响出口复杂度的渠道进行静态和动态面板分析,提出金融发展可通过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我国出口复杂度,其中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影响较大,金融规模的影响程度大于金融效率的提高。赵爽(2019)通过非线性和异质性两个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根据2000-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从产品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指出金融发展对出口产品质存在非线性异质影响且有不同的影响模式,金融发展对非东部地区、高技术产品的质量影响更深。许鑫(2019)在Redding和Kletzer amp; Bardhan 的模型上加入金融发展特征的贸易模型,探究金融发展对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提高高端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明显。杨帆(2016)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外资投资对我国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探讨不同区域受对外贸易政策影响程度的差异,指出应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的主观能动性,并针对不同地区的贸易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Beck(2002)对65个国家1966-1995年的贸易状况进行经验研究,提出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则制成品出口贸易的比重越大,贸易顺差也越大。Chor and Manova(2012)基于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和融资条件较苛刻的国家在危机期间出口额下降,金融滞后对出口结构的改善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关于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张亚斌等(2014)基于HS6分位微观数据,说明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稳定性不佳,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在比较我国与其他制造业大国出口贸易上的异同后得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张海波、李东(2015)认为提高制造业出口贸易技术含量利于推动我国成为“制造强国”,应重视人力资本、对外贸易来提升出口贸易技术含量。丁诗颖、宁江霞(2020)指出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突破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邱思琦(2017)分析劳动力成本与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现状,认为我国在廉价劳动力上的优势减弱,指出应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商品结构,增强竞争力。熊彬、范亚亚(2019)基于我国对东亚16国的出口贸易,利用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技术含量,提出我国直接投资能促进出口技术水平提升,产权保护、贸易开放度也能起到不同程度促进作用。李晶(2018)根据2005年8月至2017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得出人民币汇率对制造业出口有负影响,其中对传统制造业出口影响较大,对新型制造业出口影响较小。Saang Joon Baak et al.(2007)讨论了汇率变动对本国出口的影响,指出本币贬值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出口的增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1年11月22日-2021年11月26日:完成选题。

2、2021年12月6日-2022年12月24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

3、2021年12月24日-2022年3月13日: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欣,田文. 经济不确定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出口的影响[J]. 商业经济研究,2021(20):155-157.

[2]汪发元,郑军,周中林,等. 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对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6年数据的时空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8):66-73.

[3]吴敏灵,胡朝举. 金融中介发展对广东出口贸易的长短期影响研究[J]. 广东经济,2021(9):68-7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