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毕业设计的内容: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大黄素及蒽醌类抗癌作用机制分析,探索其成分-靶点-通路关系,大黄素及蒽醌类结构-靶点-通路网络模型。 二、毕业设计的意义: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具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来阐述这种复杂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被社会的认可程度。近年来,随着系统生物学及网络药理学的迅速发展,人们试图通过分析疾病-基因-靶点-药物相互作用网络,全面揭示疾病-疾病、基因表型-靶点蛋白、靶点蛋白-药物、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网络层面揭示药物对疾病的干预与影响,这种全新的药物研究思路和方法与中医药整体观与辩证论治的原则不谋而合,有望为中医药相关研究带来新突破。 本课题尝试着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大黄素及蒽醌类抗癌作用机制分析,探索其成分-靶点-通路关系。探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
2. 文献综述
大黄素治疗肝癌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季易炎
(南京中医药大学)
摘要:大黄素是从大黄中将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提纯出来。大黄素近年来在治疗与研究肝癌方面取得了较佳的效果。而网络药理学是一种网络分析生物系统的新学科,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从生物网络平衡学和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阐释。本文就大黄素治疗肝癌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进行研究。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依据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KEGG通路数据库,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大黄素及蒽醌类结构-靶点-通路网络模型。
二、技术路线: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2022年2月,收集寻找大黄素资料
2022年3月2013年4月,建立大黄素及蒽醌类结构-靶点-通路网络模型。
(1)2022年3月,画出大黄素化学结构图,提交至Pharmmapper数据库;
5. 难点与创新点
本项目尝试着将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用于探讨大黄素及蒽醌类抗癌作用机制分析,探索其成分-靶点-通路关系。网络药理学强调对信号通路的多途径调节,寻找高效的多靶点药物,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新药临床试验的成功率,节省药物的研发费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