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甘遂毒性成分的分离与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04 03:22: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戟属为大戟科植物种类多,全世界约有2000余种,我国约有80余种。

现版中国药典收载大戟属根类有毒中药有三种: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狼毒(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甘遂(Euphorbia kansui)。

此三种中药临床均归为峻下逐水药,生品药性峻猛,均有毒,具刺激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甘遂的研究进展摘要查阅分析近10年有关甘遂研究的文献,综述甘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解毒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中药甘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甘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解毒;临床应用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的干燥块根,主产于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地,是常用的有毒中药之一。

甘遂性寒,味苦,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它有明显的泻下,抗生育和免疫抑制作用[1 ],在临床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水肿、咳喘、肿瘤等病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完成文献研究,广泛查阅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最新成果,完成开题综述,对实验研究思路有所掌握。

2、 甘遂毒性成分的分离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对甘遂主要毒性部位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及制备液相的方法分离毒性二萜类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

3、 毒性评价采用MTT法,评价所分离单体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毒性刺激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 2月初: 广泛进行文献检索,确定开题报告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药材的提取、萃取2022年2月初 -3月末: 完成毒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运用MTT法评价毒性大小。

2022年4月中旬: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和总结汇总,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对实习中自己的收获做出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提出大戟科大戟属有毒中药存在共性毒性成分,并可采用相同方法解毒,为有毒中药炮制解毒机理的研究提供借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